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是我枕上的牵挂

(2022-10-31 19:54:15)
标签:

情感

父母是我枕上的牵挂

江文明

窗外,月华如水,皎洁明净。

大哥的孙女珺珺坐在灯前学珠心算,心无旁骛。大哥跟母亲说,珺珺做事非常认真,在幼儿园经常受到老师表扬。母亲闻言,连道几声好,并朝珺珺的背影说:“要认真读书哦,以后就不会那么辛苦。”

母亲这话,不知重复了多少遍,可我总感到异常的亲切。最早的时候,她是对我们兄弟说的。我读小学的时候,农村还实行“大集体”的生产模式。当时生产队有两头牛,分给队里的两个生产小组养,农闲时,由各家轮流放牧。轮到我家时,我每天六点多就被母亲叫醒,然后揉着惺忪的睡眼,把牛牵出去喂养。

春天的田野到处是绿油油的青草。耀南楼前面有一片水稻田,大楼排出去的脏水流经这里再到小溪,或许是泥土比较肥沃的缘故,沟渠上的油草,一丛丛,一簇簇,长得特别茂盛青葱,我每天把牛牵到这里让它享受。牛踩在窄小的田埂上,一边慢悠慢悠地啃嚼青草,一边悠闲自在地向左右甩着尾巴,优哉游哉地驱赶蚊虫。

牛漫不经心的模样,让我心里颇有不爽,因为胃多草量大,它一吃就要半个小时以上,否则是不会饱的,这样对我来说就受苦了。水田里有一种叫“黄鸡嫲”的小飞虫,早晨最多,它们喜欢叮咬人的手脚,我既要握住牛绳看着牛,以免它趁人不备偷吃禾苗,又要防止前来偷袭的黄鸡嫲。黄鸡嫲咬起人来,又痒又疼。只要不小心,就被它叮上,尽管我努力消灭了一只只黄鸡嫲,在手臂上留下了它们的残肢碎尸,可是面对我恶狠狠的惩罚,它们非但没有退却,反而在我的皮肤上留下许多又红又肿的小包包。

我不胜其烦,回家伸手给母亲看。母亲看着我臂上一个个残存血痕的痂包,心疼又无奈地劝道:“要认真读书,以后就不会那么辛苦。”

同村的阿鸿,比我大两岁,爱看课外书,学习非常棒。父母在去大窠莳田时看到他在坡上一边放牛,一边聚精会神地看书,傍晚回来后就“随意”跟我说了一下,我没有回应,依旧做自己的事。不过,此后我放牛时也经常带着一本《故事会》或者小人书之类的读物。想来,我对书的兴趣就是从那时培养起来的。

父亲曾经告诉我,有个爱好书法的人一走到哪里,只要看到墙上有好字,就会用手指在空中临摹它的笔法。父亲虽然还是轻描淡写地说话,但这却在我的心底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几十年来,我始终保持着一个良好的习惯,一看到哪里有漂亮的书法,就会情不自禁地以食指临空比划。

在父母的心中,我是读书的料。自小学入学到上高中,我一直成绩出众,每每给家里带回一张张鲜红的奖状。不知是否因母亲觉得这都有赖于老师的教育,她经常告诫我见到老师要打招呼。不仅如此,春节时她还嘱咐我去老师家拜年。土楼客家人有一种风俗,过年时走亲访友通常要带一片鸭子(蒸熟了的)做礼物。因为鸭子的价格贵,大伙儿平时少吃,把鸭子作为礼品,就显得贵重且大气;因为生活困难,人们都把蒸熟的一只鸭子对半切开,送人只送一半,并且都是送给自家认为重要的人。我家一向贫穷,每次过年仅买两只鸭子。除夕夜晚吃半片,另一半挂起来以防正月有客来;还有一只鸭子,刚好给母亲回娘家做礼品用。年初二早上,母亲为我准备好了去老师家的年礼,把家里唯一剩下的半片鸭子递到我手上。看到母亲憔悴的脸颊,说实话,我真有点舍不得把鸭子送掉,因为母亲之前动了手术,身体一直没有营养,虚虚的,我希望剩余的这点肉给她吃,“补一补”身子,可母亲总是正告我“一定要把它送给老师”。我清楚地记得除夕晚上,一家人坐在八仙桌上,面对馋了一整年的孩子风卷残云般地夹肉,母亲只是象征性地把一小块鸭爪放进嘴里咬,我们傻傻地问她为什么不吃肉,她微笑着回道:“鸭爪好吃,有味。”而我居然也信以为真,从来不懂多想。如今一想起往事,我的鼻子就不由自主地发酸。

在父母面前,我们都是没长大的孩子,懵懂、稚气。父母的话像涓涓细流,悄悄濡湿我们的心田,让希望的绿苗不断成长,然后结出鲜美的果实。在求学路上几经坎坷后,1990年,我高中毕业并顺利上了大学,成为石扁头自然村的第一位大学生。四年后,我弟弟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安一所重点大学录取,成为村里的第二个天之骄子。

在漫漫人生中,父母似乎总有一颗操不完的心,在我们的孩子相继读书以后,他们又把心思放在孙辈们的身上。在四个孙子中,母亲最以我弟的儿子昱贤为豪,为了给其他孙子树立“榜样”,她经常在他们的跟前表扬弟弟昱贤连上厕所都看书,生怕白白浪费了时间的表现。曾经,我哥的次子在读高中时迷惘过很长一段日子,已经六七十岁的两位老人,几次从一百多公里远的地方赶往学校找他谈心。为了让他充分认识到读书的作用,母亲还把早早辍学的他爸和从大学毕业的两个叔叔过的生活进行比较,一次次,一遍遍,不知重复说了多少句“要认真读书,以后就不会那么辛苦”的话,或许是受到爷爷奶奶的苦口婆心感化,也或许是经历了太多自身突然开悟,固执的他终于回过头来,于是开始沉下心认真学习,最后考上了位于重庆的一所大学。

而今,作为第四代后辈的珺珺就将上小学了,母亲又把对我们说的话传递给她。只不过,目前她还小,又身处舒适的家庭氛围中,暂时不懂理解老太太对她寄予的殷切期望。但我绝对相信,珺珺那一代人将来也一定很有出息的。

说实话,母亲虽然把“认真读书”当作口头禅,但她连小学四年级都未念完。不过,她却比同村的绝大多数家长更有见识。许多家庭为了增添劳力,即使儿女成绩好,也不让他们在学校呆太久。而我的弟弟初中毕业后因家庭困难一度中断学业,在外当学徒半年,后来我父母心疼,把他叫了回来,让他继续升学。

虽然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我们家的书香气息很浓厚。母亲常说,做人再苦再累也要培养孩子读书。母亲的话质朴、自然,又云淡风轻,润物无痕。它像春风,为我们送来温暖,带来希望;又像启明星,为我们指引方向,找到未来。

饮水思源,曾经受过不少磨难的我们早已过上优裕舒适的生活,在城里安家立业,孩子们也根本不会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受苦,要吃有好的,要穿有新的,全然不知“贫穷”的滋味。这一切都要感谢父母的给予和付出。俗话说,“乌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父亲已经82岁,正是我们报答养育之恩的时候,善良、慈爱的他却病了,而且病得那么重,陪伴在身旁的老母亲不停地流泪。

而在小城,我一直默默地为父亲祈祷,但愿他能度过一劫,与我们长相聚守。父亲,还有母亲,是我夜晚枕上的牵挂。     2021423稿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李子园的榕树
后一篇:老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