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因你更有味

(2022-04-14 22:42:46)
标签:

文化

                   人生因你更有味

江文明

    一说起红色电影,我的脑海里立即跃出一道道闪闪金光。那时看电影,只要片头一出现光芒四射的五角星,孩子们就欢呼雀跃,知道今晚的电影又是自己最喜欢看的战斗片了。

    那些年头,不论是哪个孩子,几乎没有不喜欢看打仗的电影的,而我绝对是其中一个最忠实的“铁粉”。

电影都是露天放映的,常常在大队前一块较大的平地上放。平日里,听说有电影,同一大楼里的孩子们都兴高采烈,互相告知,相约一起去看。已读小学的我,经常匆匆扒了几口饭,便与几个小伙伴们兴冲冲地赶到大队,没想到到了那儿,发现还有比我们更早到达的。大家找了一个小石头放到屁股下,坐在最前面的空地上,焦急地等待放映员来。可是,天似乎有意跟我们作对,总是慢慢地黑暗,挠得一干小孩心痒难耐。

晚风轻轻吹来,舒适清爽。不知谁家的黄狗出来溜达,只见它一会儿停下来嗅嗅地面,一会儿摇摇尾巴往前走,神态悠闲。我和同伴仰着头看那深蓝的穹隆,用手指着稀稀落落的星星,嘟囔着,一个一个地数。

    好不容易挨到天黑,人越来越多,场上人声嘈杂,大人小孩,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或站或坐,挨挨挤挤,围在电影机的周边,盯着前方的银幕,渴望电影早点开始。

    电影开始前,大队书记有时要先讲话,通报近期违反村规的现象,然后再强调一番禁令:不准进山砍伐竹木,严禁火烧山,长笋时禁止挖掘……大队书记很威风,没有人敢顶撞。他的话一结束,电影便正式放映,嘈杂声也即刻安静下来。

    电影大多是红色影片,而我们最喜欢看的正是打仗的片子,例如《小兵张嘎》《董存瑞》《南征北战》《兵临城下》《上甘岭》……张嘎、董存瑞、张忠发等英雄形象也深深走进我的心田。

    说来好笑,因为看多了打仗的电影,孩子们都非常崇拜人民子弟兵,尤其是那些英雄。几个四五年级的同学戴着不知从哪里弄来的有点像军帽的帽子,在校园中“招摇过市”,手里拿着纸折的枪,一见其他学生就大喊“缴枪不杀”,惹得别的同学羡慕不已。我也一样,心里老渴望能有一顶这样的帽子,可是家里困难,根本不敢指望买。正在心心念念之际,没想到有一天却在路上捡到了一顶,尽管那顶帽子已经有点油污,似乎还沾着一丝别人的头发味,可我还是心花怒放、如获至宝,揣在口袋,跑回家就把它戴在头上,连晚上睡觉都舍不得摘下。

翌日上学第一节课,我基本无心听讲,趁老师没有注意,偷偷画了一个五角星,再用小刀把它裁下来,一下课就跑到僻静的角落,用口水把它贴到帽子上,然后把帽子戴起来,看没有其他人在,就想象着电影中的解放军的模样走来走去。走了一会后,觉得还不够威武、神气,我拔腿跑回教室,又制作了一个臂章。上课铃声响了后,我仍然没有回过神来,想在臂章写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几个字,不料才写到“人民”,就被老师发现。他“恶狠狠”地撕碎了我精心画制的臂章,用力扔在地上,又猛踩了几脚,令我几乎当场落泪;更糟糕的是,他惩罚我在教室外站一节课,还让我抄写了十遍唐朝杜牧的《山行》。

红色电影紧张刺激,扣人心弦,不仅小孩子爱看,大人也爱看,所以只要放电影,不管是在本村还是外村,大家都不肯轻易错过。除了小伙伴,我还喜欢跟汤叔一起看电影,因为他经常会给我东西吃,又会与我平等地交流观电影的感受。由于家贫,又有7兄弟,父母仅有的一间房远远不够住,汤叔的婚事一直不成。谁知《洪湖赤卫队》放映后,大队组织人员演出样板戏,汤叔演南霸天,大队书记的堂侄女演赤卫队长韩英,因为汤叔表演太出色,一下子吸引了她,过后俩人开始相恋。起初,女方父母极力反对,但汤叔摆出一副“豁出去”的架势,与之作坚决的“斗争”,还叫我从旁协助。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像“从事地下革命工作”一样,有事没事就走到女的家里,然后模仿电影中的“地下党”的做法,把看到的、听到的“情报”及时、秘密地传送给汤叔;又像接头户一样,偷偷给他们俩送信、传话,约女的出来见面。我的“勇敢”、机智,连汤叔都忍不住夸奖,说我简直是“小英雄雨来”再世。

大概在我三岁时,轰动各地的《卖花姑娘》热映,由于全县只有一天的放映时间,大公社才有机会被安排放映。那天,我们公社的群众特别兴奋,吃完晚饭就开始等电影。谁知从县城转到坎市公社后,接下来原本轮到我们那儿放映的,不料,影片在运送中途被岐岭公社的人拦住,双方争吵一番后请示县里,县里同意他们先放。等到岐岭放完再送到我们那里时已是次日清早,天色大亮,朝阳甚至露出了头,可是大伙儿依旧兴致勃勃地看完了电影。等了一夜,纯粹是为了观看《卖花姑娘》的人群中就有我的父母。年轻的母亲把我抱在怀里熬了一夜,我却因此受到伤寒,病了好久,以后她一说起这事,话语里总是满含歉意。

红色电影衍生的连环画曾经风靡一时,像《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渡江侦察记》之类,是我与一干伙伴最热爱的读物。耀南楼十多个与我年纪差不多的孩子,只要谁有连环画,就会拿到大楼门口炫耀,然后引来一堆人围着他观看。因为连环画都以图画为主,文字甚少,看的人都充分发挥想象、联想力,“叽叽喳喳”地评说图画中的人物故事。有意思的是,如果谁的“发言”不合连环画主人的意思,就会立马被后者骂,而被骂的人往往不敢吭声,生怕人家不肯再让他看。连环画的封面精彩、吸引人,我一见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涌起一种冲动,头脑里很快就闪现出电影英雄的画面,于是浮想联翩,如痴如醉。

说真的,红色电影让我产生了对连环画的兴趣,连环画又激发并培养了我对书籍的阅读兴趣,以后我变得特别喜爱看书,小学还没毕业,就读完《三国演义》,还看了许多成语故事的连环画,例如《围魏救赵》《螳臂当车》《假途灭虢》,等等。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或买或借,只要有书,就废寝忘食地阅读,等到上初一时,我已读了四大古典小说,也看了许多通俗小说,像《隋唐演义》《薛刚反唐》《七侠五义》等,还看了《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等武侠小说。

真没想到,红色电影散发出如此大的能量,在我身上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效应”。大量的阅读使我学习如虎添翼,从初二以后,我的语文成绩突飞猛进,习作也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学校举行语文知识比赛或者征文活动,得奖对我而言已经毫不新鲜。高三时我参加福建省中学生作文竞赛并获奖,接到鲜红的奖励证书后,我买了一大包牛奶糖给全班同学每人发一颗。让我讶异的是,之后校园里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其它年级的同学从我身旁走过时都要回头看我一下。

红色电影犹如一条清流,一路流淌,一路滋润,嫩绿了小草,芳香了鲜花,让我获益匪浅。刚踏上杏坛的时候,我将在福建师大中文系颜纯钧教授课堂里学到的影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写了一篇红色电影《南征北战》的评论《管窥高营长英雄形象的艺术塑造》,在一家杂志上发表。收到样刊的当晚,我把它带到班上,让一名学生站在讲台前朗读,或许是被初出茅庐的我的才气所打动,班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看到学生们那样兴奋、热情,我也深深受到感染,眼角有些湿润;那位朗读的学生更是激情飞扬,把热烈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让我始料不及的是,从那以后,班里学习语文的氛围迥然不同,那位同学更是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几乎每天手不离文学书刊,原本语文成绩平平的她,后来在高考时竟考到了全县第三名,并顺利地被一所名校录取。我也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信赖。

红色电影蕴含许多养料,直观而生动地向观众显示,我军能够在艰难万险中战胜强大的敌人,是因为我们的战士忠诚、有信仰,信仰是伟大的力量。在教育学生时,我常以此勉励他们要树立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并努力为之奋斗;又以我军官兵争相请战、不惧困难的表现,说明读书也要积极主动、自觉勤奋、迎难而上的精神,才能取得好成绩;还以我军打仗总是团结一心、视死如归,而敌人常常内部不和、缺乏凝聚力,结果均以我胜敌败的事实,说明学习应该团结协作、友爱互助。电影给我的莫大启迪,让我多了一些有效教导学生的方法。我又告诫学生,“你的时间花在哪儿,你人生的花就开在哪儿”。经过不断的鞭策、激励,我所接任的班级风气明显变得更好,学生学习的劲头也更大,我也因为教学成绩突出,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说实话,我一介书生,安贫乐道,过的是“三尺讲台演绎烟火人生,一支粉笔放牧平仄清梦”的生活,能在漫漫的生命征途中得到一点肯定,心里就阳光灿烂了。

光阴荏苒,岁月不居,始随春芳至,终逐落花去。一晃几十年过去,昔日单调的文化生活早已被如今丰富多样的娱乐形式所取代,但不管怎样,我都始终记得带给我美好怀念和感激的红色电影,是它孕育、缔结了我的思想文化的花蕾,使我以后成长的花朵绽放得更加鲜艳、娇美。

红色电影,人生有你更有味。

如果有可能,我真的很想与昔日的小伙伴再一起坐在村里的那块空地上,携一壶老酒,揣一把花生米,重温那一部部难忘的红色经典电影,让酒香与快乐牵着我内心的声音在故乡中荡开。

          2022年4月6日获得福建省“红色电影征文”入围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