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情岁月(八)
标签:
如烟往事青春 |
我的知情岁月
(八)
在每个知青的记忆里,这个消息都是令人激动,兴奋的。
1977年,在10月下旬的一个夜晚,我们照常习惯的收听每晚8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记得是头条新闻,广播里传来恢复高考的消息。开始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个面面相觑,随后大家高兴的跳起来了,欢呼雀跃。
第二天,纷纷到公社中学找复习资料。拿到书本,大家一起学习切磋,互相一考,大失所望。真是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知识的匮乏,连自己都不敢相信。
从发布恢复高考的消息,到考试也就一个多月时间。在一些影视剧里看到,大城市特别是北京知青,提前几个月就知道消息了。我们的滞后,就是人生的差距。
第一次参加高考,记不清具体时间了,网上查询得知:1977年12月11日和12日。但清晰记得考试在母校,巧的是考场在我初中上课的教室。语文,数学考的还可以,理化,特别是物理丢分较多。
高考成绩大红榜张贴在县政府门前,达到大学分数线的好像有10来人,达到中专分数线的20几人,我只过了中专录取分数线。
当年的状元,听说是民办教师,老三届回乡知青。恢复高考前两年,考上大学的大多是老三届,他们在校受过正规教育,基础比较好。此人第一年因出身问题被政审掉了,第二年再考,他依然是状元,唯成分论被邓公否定了,人生从此改变。
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录取通知书,我被师范学校录取了。没填服从分配,怎么也被录取了,当时我的想法,要么上自己理想的学校,要么等招工。
1978年7月20日至23日(具体日期网上查的),我再次参加高考。实际只过了半年,由冬季改为夏季,这个高考时间固定了几十年。我依然没达到大学录取分数线,就差几分。其实,人生就是几分的差距。
上中专没问题,上什么样的中专,能否上理想的学校,我始终犹豫不决。填了不服从分配,又怕被不理想的学校录取,再不去就不行了。在这种思想支配下,自作聪明,采取不去体检的办法,心想不体检,总录不了我吧。
年轻,年轻不知天高地厚,空想才有自己的土壤。年龄增长弥补的是什么?就是成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多了一些切合实际的想法。当然随着年龄,人的创造性,人的意志力也会逐渐消退。这就是事物的两面,这就是辩证法。
有个要好的同学,也考上了中专,我的分数比他高十几分,硬拉着我一起去体检。我不想体检,只好陪他到医院,看他体检。过了多年,他有了很好的发展,对我说,怎么样?不上学是个错误吧。
回想起来,青春的自己,好高骛远,心高气盛,人生就这样被改变了。不过,人生的路,行走的轨迹还是靠自己,没什么可后悔的,有时选择,没有对错之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