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情岁月(二)
标签:
如烟往事 |
我的知情岁月
(二)
人们对一个人产生兴趣,往往与他的经历有关。我的兴趣没在吴姑娘身上,而是她的父亲,我们叫吴老汉。
他约五十开外,岁月的痕迹比较明显。吴老汉被抓过三次壮丁,这成他抹不去的一段耻辱人生。
吴老汉三次被抓壮丁,都是他远房亲戚当地有名的大地主干的。镇上一条街都是这个大地主的,典型的徽派建筑,非常有气势。
我们插队时,街道的建筑基本保留完整,木质结构的瓦房,背靠陡峭的岩壁,宽大的天井,回廊连接几十间房屋,街道外沿任河用圆木支起的吊脚楼,大多为青石瓦的木板房。据资料,清朝大规模移民,就有两湖填四川之说。在川陕交界的地方,不少人说自己祖籍为湖南。
吴老汉说,大地主儿子为自己儿子抓壮丁连亲戚都不放过。解放后,地主被镇压时,留下一孙子,没人敢认领,由吴老汉一手养大成人。
此人长的一表人才,毛笔字写的相当好,一眼就能看出与众不同,是生产队少有的文化人。吴老汉女儿没上过几天学,他认领的儿子中学毕业,还在公社学校当过老师,后来被同事捉奸退了回来。
说到这事,吴老汉气就不打一处来。其实,事情很简单,这小子喜欢的女老师,别人也喜欢。自由恋爱吗,竞争讲究公平。可那人不地道,耍手段,乘女老师到他宿舍来玩,喊人捉奸。仅仅在床上找到一根毛发,就说他俩发生了男女关系,那年代男女关系可是天大的事。虽然此事不了了之,但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他的出身让他背负了沉重的负担,在生产队劳动时他始终默默无言,与我们也没有过多的交往。
三线建设时,发生过有趣的故事。我们大队有个小伙参加修襄渝线,民兵连推荐工农兵大学生,因与他同名同姓的人体检不过关,小伙子阴差阳错上了外语学院。从山里来到首都,大城市的陌生感往往伴随的是孤独。他经常独自在操场用草叶吹民歌,动听的曲调吸引了一位女生,她很好奇,草叶竟能吹出各种曲调来。她哪知道,在山区农村这只是个普通技能。女生先是看,后来跟着学,日久生情,爱上了小伙。
一天,女孩对小伙说,他父亲要见见本人。小伙不以为然想见就见吧。此时,一辆红旗轿车开到学校,小伙听说过,这是高干才能坐的车,他吓得不敢上车。勉强爬上车后,姑娘如实告诉他自己父亲是谁,小伙一听更害怕了,要见的可是开国将军呀。姑娘安慰小伙,说她父亲平易近人,老爷子心疼女儿,只要她喜欢就行。
没过多久,一支部队医疗小组来到公社,将小伙祖宗三代查了个遍,我才知道什么叫遗传病史。他毕业后分到了远洋公司,第一次回乡我见过,人们都跑来看稀罕,纷纷议论他家风水好,祖坟冒青烟了。看他衣锦还乡的样子,好不风光。
说实话,我也羡慕,不是羡慕小伙子的运气和奇遇,而是羡慕他能上大学,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不知为什么,有那么多敏感词汇,只得删了又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