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秀雅 稳健洒脱 ——读霍文才书法、篆刻

霍文才的书法篆刻,傅如明已经介绍了。这次我请他捐助10幅作品,他很快就寄来了。
霍文才和夏裕翚是同班同学,而今天他还是伏羲娃娃的家长,女儿在北京智泉学校伏羲班读书,也算是伏羲家人了,收藏、品读他的作品,不仅是书法的美,还有他求学的道路,为人的豪爽热情,艺术的一丝不苟,都是值得慢慢回味的。
从艺术的角度说,我最欣赏的是文才的路子正。在我看来,路子正与斜,是关系到生与死的问题,初期虽然距离不大,但斜路偏离了目标,越走距离目标越远,最终一事无成,无疑是死路。而这结局一开始就是确定了的。路子正才能走得远,只要坚持不懈,必能到达既定的目标。
教育也是如此。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办了上千个伏羲班,办得好的,无不是老老实实按甘谷伏羲班的路走的,想再创新的,现在还在寻寻觅觅。
学书法也是如此,选准路,踏踏实实走,不求快,但求精,一天胜一年,《曹全碑》隶书体验班的学员已经体验到了。
世间事莫不如此。虽然大路小路千万条,但实际上只有一条,就是“心路”,从“知止”开始,“定、静、安、虑”一个一个台阶上,必然有得。学书法可以把这个过程浓缩在很短的时间里让你体会,这也是学书法体味人生的魅力之一吧。
感谢霍文才对书法网络大课堂的支持!
精工秀雅
——读霍文才书法、篆刻
傅如明
霍文才和我一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读书的,入学前的工作经历很快让我们有了很多的共同语言,在一起的三年时光,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一起探讨书法,一起喝茶聊天,一起去琉璃厂、潘家园淘宝……读书前后他已经在全国大展中崭露头角:全国篆刻艺术展铜奖、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一届大字艺术展、首届青年展、全国第二届“羲之杯”书法篆刻大赛、西泠印社第五届篆刻艺术评展……
http://s11/bmiddle/003bpiAMzy7booZ31Ueda&690文才长得很秀气,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相当文静,初次接触你会以为他来自小桥流水的江南——秀润、玲珑、韵味十足。一经接触你会发现,他骨子里透出的是洒脱、豪爽、义气,办事干练,是个正经八百的山东汉子!文才的性格、才华给了他十足的人气,他就像一块磁石一样,吸引着一大圈朋友!
也许正像古人所说的那样“字如其人”吧,文才的书法、篆刻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秀气和洒脱。
http://s12/mw690/003bpiAMzy7boojWpf5eb&690
http://s2/mw690/003bpiAMzy7bookRvNf81&690
http://s3/mw690/003bpiAMzy7booluLV872&690
http://s11/mw690/003bpiAMzy7boonc7oe8a&690
http://s1/mw690/003bpiAMzy7boop63wQe0&690
http://s1/mw690/003bpiAMzy7booOmRska0&690
http://s8/mw690/003bpiAMzy7booPadThf7&690
文才篆、隶、真、行、草皆擅,尤工篆隶和篆刻。他的篆书根基在商周金文、秦之小篆,而又下追清代名贤,遍临诸家。线条圆劲、刚柔相济,温雅洒脱之中蕴含苍古;结体开张、疏朗、大气,无矜持造作之弊,洒脱、净逸、书卷气十足!文才在篆刻上下的功夫最多,成绩也最大。他浸淫于秦汉古印,加上扎实的篆书功底,出入古人,无意于佳乃佳。近年来又追寻明清诸家尤其钟情于王福厂、陈巨来等大家,对各种风格流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的圆朱文印刻得非常精彩——雅静秀润,表现其相当的功力和悟性!学古而不泥古,融会贯通。叶潞渊先生说:圆朱文印“如大家闺秀,端庄之极又妩媚之极。”陈巨来《安持精舍印话》中说圆朱文印的基本风格为“雅静秀润”。林乾良先生认为可用“精工秀雅”四字概之。读文才的圆朱文印,给人的就是这种温文尔雅、清新秀丽的感觉,其作品细腻工稳,显示他对传统的理解和把握。圆朱文印处理不好的最大问题是“古意不足”、“篆法单一”。而文才在经过反复的临摹、创作实践的基础之上,对圆朱文印字法单一、千人一面及“圆朱化”等问题进行艺术处理,他在横平竖直、圆转规范、弧度统一、等距排列的基础之上,增加了方圆、转折的变化,吸收了古玺中的艺术趣味,特别的赋予了圆朱文印章的古意。他在当今书坛求新求变的时风冲击下保持这份平静实为可贵。他的鸟虫篆精道、细腻,体现了深厚的刀法功力;白文印在秦汉印基础之上,不墨守陈规,用刀斩钉截铁,横如斩,直如劈,点如刺,弯如欲发之弓,接刀处故意错开,化板为活,使刀法变得有情有味,令人见笔如铜柱铁栋、错综变化,一气贯通,形神游乎其间!
http://s9/small/003bpiAMzy7borj4jEI58&690
http://s1/bmiddle/003bpiAMzy7booC3OXC00&690
http://s8/small/003bpiAMzy7booM40Qf07&690
文才自少年时起就痴迷笔墨、篆刻,家庭条件没能满足他小小的愿望,为了尽快分担家庭负担,他考进了山东的一所卫校学医四年,后来被分配到一所乡镇医院工作。艰苦的条件没能磨去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工作之余的所有时间都被他用在了临习和创作上,没人交流,他就自费四处求教,观摩展览,生活的磨炼培养了他顽强的毅力和勤奋的学习精神。两年下来,在当地他已小有名气。正是由于他的成绩,两年后他被调到了县里工作,新的环境给他提供了较好的学习氛围,文才如饥似渴的学习,书法、篆刻水平又有新的提高。很快,文才便发现小小的县城已实现不了他愿望,他开始渴望到高等学府去深造,去实现他的人生梦想。于是他毅然决然辞去工作,只用了两个多月的复习时间,他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百年师大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的熏陶着每一位莘莘学子,文才更是珍惜这迟来的学习机会,跟他的师弟师妹比,他在教室里呆的时间最多,他每天都计算着完成计划之内的事情。刻苦地学习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各种大展中,文才连续上了六项重大展览,这在书法专业的学生中是首屈一指的。
学然后知不足,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文”、“才”兼备,后来他又获得了首都师大的艺术硕士学位。
近年来,文才开始涉猎金银铜印,并且掌握了在金银铜上面治印的独门绝技,作品已经得到了行内同仁及社会的认可,受邀为原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夫妇铸刻了一套金印。目前的文才正值创作的旺盛时期,天时地利人和给他提供了丰厚的资源,相信他会在这片艺术田地里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