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松林先生谈启蒙教育经历

标签:
杂谈 |
http://s5/mw690/addd65b8gcf77ad1dbcd4&690
现在这个问题,就是你跟现在咱们这个国家实行的这个教育制度如何接轨的问题。现在有条件的地方,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然后研究生这么样一个教育体系。我今年92岁,这个东西从我小的时候就是这样子,从民国开始就是这样子,从民国前废除了科举之后,学校开始就是这么一个制度。我小的时候,我是甘肃天水,天水北小,离县城只有三十华里。你对甘谷很熟悉,那么一个地方,该上小学的时候,在我们村子里边,那不是我们村子里面办的,是我们乡有个小学就在我们村子旁边,我要去上就很近,很容易。我父亲就是受的明清以来的传统教育,先从《三字经》念起,然后《百家姓》,然后《千字文》,读了这么一些书之后,会认不少字,也会写一些字,这种情况下,读四书,首先从《论语》学起,论语一段一段的,学而时习之。《论语》读完了读《孟子》、《孟子》读完了读《中庸》,这个四书就读完了。
读这个《四书》,就是天天要背,读一段,到我父亲面前去,先行一个礼,背过身背朝着我父亲,先把我读的书放在我父亲面前,背转身开始背书。这么样背,不是背了一遍就行了,就要反复地去背,比方说我现在已经读到《孟子》了,比方说我今天读到了《孟子见文惠王》,这是我要读的新书,还要背旧书,比方从《论语》的开头背上多少篇,循环往复地读,所以这样背上的书一辈子都记得。这个四书读完了,开始就读五经,从《诗经》读起。当然这中间,到一定的年龄,配合写毛笔字,然后学对对子等等。我就这样读书,直读到十一岁。大概从三岁开始认字,一直读到十一岁。我就这样读下去再把五经读完,我就是读《十三经》。那以后咋办呢?读到十一岁的时候,我干啥呢?那时候实行的教学是小学初中到大学,我没有一张大学文凭我怎么去工作?所以我到了十几岁的时候,我还是要上小学。一去小学,人家把我一考一问,说是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学起,前面几年可以不学了。我上了几天就不行了,就回家了,为什么呢?数学不会,首先人家那个一二三四五什么都不会写,还是要学,我去的时候人家已经学到乘法了,加减乘除。我在家里学过什么呢,学过斤两换算,我知道一斤是十六两,斤和两之间的复杂关系,你怎么样算。我会大致算。我会珠算,但是数学的许多东西我不会。你念四书五经的人嘛。后来父亲又为我选了一个好学校,离我家有十五里,翻两座山,我们村子里的那个学校水平不高,我父亲非要选一个好学校。我父亲就领我去了,到了学校里,负责任的领导在班上选了两个同年级的同班的好学生给我补习,每人一个石板,在上面写,算,教了几我就会了,我就赶上了,不教我不会啊,教了几天我就赶上了。毕业考上胜利中学,我上高中的时候就抗战了,县区的学生跑到后方去了。当时我们教育部在全国办了二十好几个将近三十几个国立中学,在我们天水办了一所。招收沦陷区的学生,我不是沦陷区的学生,但天水有三个名额,我就考上了。高中毕业后我考取了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情况就是这样。你不是甘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