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里的小奥秘 这些你不知道的事

标签:
健康 |

面包的包装袋上,落落长的原料让人看得雾煞煞,益面剂(乳化剂和膨松剂、软面剂的合称)、乳化剂、膨松剂、安定剂、色素...食品法规有这么一条,添加物可以合并申报,在安全的添加范围也可以省略不写。但是,合法却不等于没有危害。
1、要称为全麦面包其实全谷必须占51%
很多人以为全麦面包里头100%是全麦面粉,其实大错特错。全谷的“全”有全部和完整之意,根据行政院卫生署99年公布的“全谷产品宣称及标示原则”,定义“全谷”是指含有“胚乳、胚芽和麸皮”的完整谷粒成分,其所含全谷成分须占配方总重量51%,才能称为全麦面包。
2、真正的全麦面粉是以整粒小麦研磨
一般面粉指的是小麦去除麸皮与胚芽后,以胚乳研磨而成,也被称做小麦粉,并非真正是全麦面粉。全麦面粉包含麸皮、胚芽及胚乳,营养价值比面粉来的丰富及完整,整体营养素高出白面粉3倍以上。
3、软面包糖油多 热量高的吓人
面包吃的就是面团的咬劲和麦香,软面包则根本就法真正吃出面包的好。一般软面包压一下马上凹陷,吃来软趴趴,靠得是乳化剂和大量的油糖。
4、有发酵老窖面机就不用添加物
听到面包使用一堆益面剂,你可以会以为这是必要之恶,是为了让口感好些、增加咬劲、好保存…,但如果面包店愿意投资一台要价60万的发酵老窖面机, 自己养天然鲁邦种酵母,什么保湿啦、延缓面团老化、保久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台湾目前虽然吹起一阵面包热,面包店也几乎大街小巷都有,但拥有这个老窖 面机的不超过30家。
5、面包光是面粉就差很大
使用单一纯面粉,例如:日本铁塔法国粉、德国纯裸麦粉…等,不使用厂商调制而成的预拌粉,价格也会差别很大。法国面粉价格高于日本面粉,日本面粉又 高于美国面粉,差价高达三倍之多。不少面包店为了节省成本采用预拌粉,因其成分较为复杂,不易掌握正确成份,常会影响口感、风味等。
6、选用液态蛋很普遍
你一定以为面包店用的是跟家里一样的洗选蛋,可惜的是很多都是使用液态蛋,什么是液态蛋?就是蛋白一桶、蛋黄一桶,在打蛋分装时就可能被污染,加上 桶装为了方便搬运和保存,安定剂和防腐剂都缺一不可。另外素食的面包还用蛋精、蛋粉之类的合成物来取代鸡蛋,让人吃来很不安心。
7、发酵不够 吃多身体容易有负担
发酵不完全的面包吃来较硬且无弹性,口感偏干,吃多容易造成腹胀、胃酸过多的情形,但面包发酵时间过长,面包也会产生酸味,让组织粗糙没弹性,一按就扁。发酵不够,外观看来低塌,吃来无层次,而且不会掉面包屑,所以我们要吃发酵完全的面包。
8、手工和机器做的面包真的不同
超商和少数连锁店大多是用机器做面包,手工面包会散发人情味和手感,跟冷冰冰的机器所做出的面包自然不同。手工的面包撕开会发现很多气孔,口感也比较扎实有弹性,面粉的麦香浓郁,反之机器做的面包则看起来黯淡,表面松弛,口感无层次。
如何选择好面包
店家食材与制作方式是关键。用好的天然原料,拿捏好发酵时间,师傅的手感和温度控制,最后加上烘焙时间的掌握。一入面包店,闻到的要是淡淡的天然麦香,而不是香气浓烈的奶油味。
看外观有学问
软面包:以波萝面包、红豆面包为代表。外皮必须稍有光泽且偏焦糖色,同时面包外观要饱满、挟起时要有弹性为佳。若过度烘焙会造成表皮坚硬或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