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燕山小筑”

(2021-03-05 23:01:06)
标签:

丰州镇

华侨古厝

修复改造

分类: 【原创】泉州风物

走进“燕山小筑”

走进燕山小筑


闽南有很多古大厝,其中不少是华侨所建。在南安市丰州镇,就有这么一栋华侨盖的古厝,它有一个诗意典雅的名字燕山小筑”。

早春二月,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 在丰州文友的带领下,我们来到燕山路108号, 走进燕山小筑。从围墙大门进去, 首先映入眼眶的是宽敝的庭院。房屋对面的红砖墙上写有“醉一场千年的繁华, 在海丝源头, 遇见, 最闽南 燕山小筑的简介。墙脚摆放着一些年代已久的石构件。房屋右侧有个小花园, 花园里有被绿树红花簇拥着的亭子和小水池, 显得格外幽静。

燕山小筑外观上虽然是闽南特色的红砖白石,但是却没有硬山式的屋顶和双翘燕尾脊,取而代之的是南洋建筑的独特风情。室内巧妙地分成上厅、天井和下厅三部分,有15个房间。房屋的格局包括建筑风格既有闽南特色也有中外结合的的特色,比起泉州的传统五间张建筑风格更大气,而且更适宜居住,比如它的动静分离、通风、采光都比传统老建筑更佳。

燕山小筑是由印尼侨胞黄印麻于1955年建造, 占地两亩。早年因为家庭生计不好,黄印麻漂洋过海到印尼谋生,先在老乡开的公司里面打工,学习经营之道,后来自己开了一家公司,专门做粮油生意致富以后,他回来盖了这栋房子。房间里,中外融合的设计随处可见。我们看到,房间采用的门都是印尼比较经常用的,房间的吊顶也是印尼风格。当年我们闽南的房间都能看到屋顶和木头,没有吊顶,这种吊顶就是从印尼引进来的。

随着主人的离开燕山小筑曾作为燕山黄氏子孙开展民俗活动的场所。在南安华侨中学创办初期,也曾兼做建校期间的办公场所。伹随着岁月流逝,时代变迁,因无人管理修缮,燕山小筑渐渐被人淡忘, 如长久失修, 它将会像许多古厝一样,走向破败。

转机发生在2018年,一群心怀梦想具有家乡情怀的70后看到这栋古厝便被吸引,经过近一年的接洽, 他们租下了这栋古厝立志将它打造成一个古文化推广及宣传载体,用来传承古历史文化。在不改变古厝主体结构保存建筑风格修旧如旧的前提下,他们对燕山小筑进行改造,投入近200万元,打造了会客厅体验区休闲区等。在庭院景观布置上,整体参照苏州园林格局,建造了将近1000平方米的绿化景观。为了增添文化氛围, 他们还将平生所收集的一些极具闽南特色的收藏品如书画、木雕、石雕、陶瓷置在房屋里。“燕山小筑”的改造也吸引了当地不少收藏家、工艺品制作者将自己的收藏品陈列其中,供游客欣赏。

改造后的燕山小筑古厝展新颜,芳容再绽放,成为远近闻石的古“会客厅”网红打卡点。开张一年多来,燕山小筑已成功举办献礼改革40周年南安市文艺骑兵在行动暨丰州镇第一届武荣古玩交琉展“泉州市书法家协会作品展及笔会活动”等10余场文化公益活动, 还发挥文创产业辐射作用, 打造公益直播展示平台, 帮助家乡产品销售。此外, 丰州镇透过燕山小筑,“视频+广播”的形式,全角度、多姿态全景展现丰州这座千年古镇、海丝源头地的深厚文化积淀底蕴与现代文创风采。如今,它已成为南安市文艺创作交流基地泉州市书法家协会创作交流基地、福建省收藏家协会泉州分会收藏沙龙等。在这里, 还有餐饮服务,三五好友,可点几样闽南特色菜聚餐小饮。

和朋友们坐在会客厅悠闲地品着茶,我有一种久违的十分舒适的感觉。这栋小筑设计合理、装饰妥当、活动空间大光线充足,不像一般的古厝活动空间较小、光线较差, 让人有压抑之感; 它既保持着传统古厝的古香古色, 又富有现代气息。我在想, 是历史的象征是文化的积淀, 是乡愁的载体。闽南有那么多的古厝, 很多已无人居住, 如果都能像燕山小筑这样加以改造修饰, 不仅能保护好古厝, 而且一定会受到长年居住在城市钢筋水泥楼房里的市民青睐。燕山小筑可以而且应当成为古厝修复改造的一个样板!


走进“燕山小筑”


走进“燕山小筑”



走进“燕山小筑”


走进“燕山小筑”


走进“燕山小筑”


走进“燕山小筑”


走进“燕山小筑”


走进“燕山小筑”


走进“燕山小筑”


走进“燕山小筑”


走进“燕山小筑”


走进“燕山小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