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事重提七月半

(2024-08-17 11:15:55)
旧事重提七月半

旧事重提七月半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光绪志》云“新谷既登,皆先荐祖先然后食,各家以牲醴、羹饭祀祖先。”谓之秋祀,俗称“七月半忌日”。僧寺办斋,放焰口,超度先人,谓之“盂兰盆会”。旧时七月十七夜,罗江商家集体在芦中亭 “放焰口”,祭无祀之鬼。中元节是本土文化的产物,在梁武帝时已有,至宋代定型成熟,祭祀时间以七月十五前后十天。抗战胜利后,各寺庙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

佛教经书记载佛祖弟子看见自己过世的母亲在地狱里受苦,如倒悬一般难受,佛祖指点其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以佳肴供养僧众以救母,而“盂兰盆”由梵文音译而来,意思就是“解救倒悬之苦”。后梁武帝奉佛教为国教,以施斋、放灯等宗教活动为主的盂兰盆节流传开来。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也有关于七月半的传统,这一天也是道教的宗教节日,道教初起时有三官崇拜。信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他们各有责司,天官为上元赐福,地官为中元赦罪,水官则称下元解厄。道书中说,凡是这三天,三官都要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其中地官所管为地府,当然所检的重点是诸路鬼众了。所以这一天,众鬼都要出离冥界,接受考校。相传是日是地官舜的生日,道门中於这一天例行设醮为地官庆贺诞辰,同时信众也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升天堂。

民间受儒家影响,有丰收后祭祀祖先、祈求来年好收成的习俗,七月中旬正好是夏收过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儒家的敬祖孝悌、道家的三元之说,在佛教盂兰盆节“救母于倒悬”“超度亡魂”的观念传入中国后开始融合,“中元普渡”习俗是佛儒道完美溶合的结果,罗江民间把祭祀祖先、祈求平安和道教中元祭祀、佛教目连救母的传说结合,把施饿鬼与祭奠亡魂相混,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纸,在祭奠祖先同时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人们相信这样可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为祸人间。农历七月十五日也就渐渐适应了儒释道和民间需要成为了祭祀祖先鬼神的重要节日。

旧事重提七月半

   唐朝后期“中元”已成为固定节名,道风炽盛的宋代弥漫神鬼信仰,与鬼灵有关的中元祭祀仪式在民间影响广泛,与盂兰盆会一道成为七月十五的重要节俗内容,唐宋之后的中元节俗有了三大主干内容:祀先、礼佛、敬道。

中元最广为人知的一项活动大概要数放河灯。民间认为上元是人节,人陆皆阳所以要在陆上张灯,而中元是鬼节,鬼水为阴,要在水里放灯为亡魂引路。若河灯沉没代表一个游魂已经投胎转世,如果灯飘得很远或者靠岸,就代表亡魂到了彼岸极乐世界。

实际上,人们往往趁这个日子尽兴游玩。明代文学家张岱的名篇《西湖七月半》中有过极生动的记载,有楼船箫鼓,有名娃闺秀,有名妓闲僧,摩肩接踵,看月游湖,在十里荷花中,直到东方将白。

旧事重提七月半

旧事重提七月半

【中元节的传说】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有—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

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旧事重提七月半


【中元节的诗词】

中元日赠张尊师

[唐]令孤楚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中元日观法事

[唐]卢拱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虫。青囊如何授,从此访鸿家。

 

中元观法事步虚虚

[唐]殷尧藩

兀都开秘录,白石礼先生。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惊鹤步虚声。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中元作

[唐]李商隐

降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夜寄道侣(选一)

[唐]陆龟蒙

橘斋风露已清余,东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近,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羡羽人襟似水,平持旄节步空虚。


中元夜百花洲作

[北宋]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中元雨中呈子晋

[南宋]朱熹

徂署尚繁郁,大火空西流。
兹辰喜佳节,凉雨忽惊秋。

晼晚兰径滋,萧萷庭树幽。
炎气一以去,恢台逝不留。

刀笔随事屏,尘嚣与心休。
端居讽道言,焚香味真诹。

子亦玩文史,及此同优游。

中元见月

[明]边贡

坐爱清光好,更深不下楼。
不因逢闰月,今夜是中秋。

 

中元日斋中作

[明]朱曰藩

陶枕单衾障素屏,空斋独卧雨冥冥。

辋川旧拟施为寺,内史新邀写得经。

窗竹弄秋偏寂历,盂兰乞食信飘零。

年来会得逃禅理,长日沉冥不愿醒。

 

中元节有感

[清]王凯泰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清]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清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中元节有感

[清]王凯泰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