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重提话大雪


旧事重提话大雪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3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12月7日或前后一天,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时为大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汉书·律历志上》:“星纪,初斗十二度,大雪。” 南朝 梁 崔灵恩《三礼义宗》:“十一月,大雪为节者,形於小雪为大雪。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十二:“客程过大雪,家信只空函。”
大雪节气的时候,通常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区域,会降大雪,乃至暴雪。因此,大雪节气是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的表示。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然而,虽然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但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
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音:hé dàn)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一候鹖鴠不鸣:鹃鸥为鸟类。意为这个季节,天气寒冷,飞禽无踪,走兽无影,连寒号鸟也停止了呼叫。二候虎始交:古人认为,此时为阴气最盛时期,盛极而衰,阳气已经有所萌动,于是老虎开始求偶。三候荔挺出:仲冬雪季,万物沉寂,一种叫荔挺的兰草,也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在此时独独长出地面。
“大雪三候”启示我们积蓄力量,用情暖冬,以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面对一切。冬天来了,连最不起眼的兰草都在蕴集生命的力量,那么,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古人讲究“天人合一”,秋收冬藏,冬天养生要科学进补。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狗肉、鸡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药补则要遵医嘱,一人一法。冬令进补前,好选用红枣炖牛肉,也可煮生姜大枣牛肉汤,以调节脾胃功能。
自古有就“瑞雪兆丰年”的说法,说的是冬天天气寒冷,严冬积雪覆盖大地,不利于一些农作物生长,如果农作物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这样不会受到外部严寒天气的影响,利于生产,另外,积雪融化后,还能增加水分,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比普通雨水高出5倍,更加利于作物生长,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罗江民间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数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所谓“未曾过年,先肥屋檐”,说的就是每到大雪节气期间,家家户户的门口、窗台都会挂上了腌肉、香肠、酱鸡、酱鸭、馒韏、鱼干之类。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并要收敛神气,起居调养宜早眠晚起。早晚温差悬殊,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大雪节气后,天气也就变得十分寒冷了,不但要提高体育锻炼的强度,还要食用一些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例如羊肉、牛肉等。同时白萝卜也是大雪节气时的应季食物,营养丰富,大雪节气时吃一些白萝卜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对健康很有好处。
【大雪的诗词】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对雪
[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雪诗
[唐]张孜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汁滴。
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雪
[唐]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大雪
佚名
寒气卷来浸晓昏,薄霜细霰路难奔。
节逢大雪无飞絮,时到冬眠有酒樽。
红叶失颜杨柳静,青山拾趣腊梅魂。
品茶闲读春秋事,谢客寻诗早闭门。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宋]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
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
此花不与群花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