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重提下元节


旧事重提下元节
农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节” ,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旧时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祭祀祖先。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这上、中、下三元,则组构出了道教对世界的三元一体系统认识。人生在世,难免遭遇苦厄,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之辰,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而信仰道教的那些古代人民,或者说,虽不信仰却对其文化内涵有一定程度认同的老百姓,都很看重水官大帝“除困解厄”的神通。在这一天,人们祭祀祖先、迎接水官大帝,以求得困厄的舒解与人生的安详。下元节与上元节和中元节一起,构成了先民对人生感受、祈福、赎罪、解困等完整的生命体验,节日的范式不过是这种生命哲学的文化表达而已。
下元节有一个很宝贵的东西,基于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对生命历程中持久的困境与苦厄的消除、化解。此时,正值农村收获季节,旧时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蒸粉团,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又,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磨裹团斋三官”。原来道教谓是日是水官菩萨生日,水官即大禹,相传当天是大禹下凡,为民解厄之日。是日,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宋吴自牧《梦粱录》:“(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随着日月的流逝,下元节在民间逐步演化为多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祯祥的传统祭祀节日。享祭祖先是对祖先信仰的反映,人类对祖先的信仰,是人类对自身的崇拜。信仰祖先、祭祀祖先,向祖先的灵魂表示虔敬,一目的是为了祈求祖先庇佑于后代。祖先崇拜的产生与古老的灵魂信仰观念有关。原始人认为万物均有灵魂,人的灵魂是独立于肉体的存在。由于人类在原始信仰中把自己看作双重构造,即肉体构造和灵魂构造,因此认为肉体可以死亡,灵魂永远活着,这就是“灵魂不死”的观念。正是这种人的灵魂观导致享祭祖先习俗的盛行.为了祈求先辈的灵魂在冥冥之中保佑其子孙后代,使他们免于灾难和不幸,人们为祖先亡灵举行祭祀活动。一般来讲,对祖先的祭祀方法是宗庙,国家有宗庙,民间各有祖先堂、家庙,通过祭祀,祈求福禄祯祥。
从祭祀内容与对象的演变来看,下元节又溶进了许多农业生产中的祭祀风俗,使其又成为一个祭祀神灵、祈镶灾邪、祈求丰收的农祀节日。旧时在下元这天傍晚,各家各户都要在田头祭水神,祈求在干燥的冬季庄稼地滋润,农作物平安过冬。祭祀时,摆上斋品,将香一根根插在田埂上,以示虔诚。
【下元节的诗词】
宿西山修下元斋咏
[唐]于鹄
幽人在何处,松桧深冥冥。西峰望紫云,知处安期生。
沐浴溪水暧,新衣礼仙名。脱屐入静堂,绕像随礼行。
碧纱笼寒灯,长幡缀金铃。林下听法人,起坐枯叶声。
启奏修律仪,天曙山鸟鸣。分行布菅茅,列坐满中庭。
持斋候撞钟,玉函散宝经。焚香开卷时,照耀金室明。
投简石洞深,称过上帝灵。学道能苦心,自古无不成。
骊山行
[唐]韦应物
君不见
开元至化垂衣裳,厌坐明堂朝万方。
访道灵山降圣祖,沐浴华池集百祥。
千乘万骑被原野,云霞草木相辉光。
禁仗围山晓霜切,离宫积翠夜漏长。
玉阶寂历朝无事,碧树萎蕤寒更芳。
三清小鸟传仙语,九华真人奉琼浆。
下元昧爽漏恒秩,登山朝礼玄元室。
翠华稍隐天半云,丹阁光明海中日。
羽旗旄节憩瑶台,清丝妙管从空来。
万井九衢皆仰望,彩云白鹤方徘徊。
凭高览古嗟寰宇,造化茫茫思悠哉。
秦川八水长缭绕,汉氏五陵空崔嵬。
乃言圣祖奉丹经,以年为日亿万龄。
苍生咸寿阴阳泰,高谢前王出尘外。
英豪共理天下晏,戎夷詟伏兵无战。
时丰赋敛未告劳,海阔珍奇亦来献。
干戈一起文武乖,欢娱已极人事变。
圣皇弓剑坠幽泉,古木苍山闭宫殿。
缵承鸿业圣明君,威震六合驱妖氛。
太平游幸今可待,汤泉岚岭还氛氲。
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
[宋]
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
山下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
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
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
下元日五更诣天庆观宝林寺
[宋]陆游
朝罢琳宫谒宝坊,强扶衰疾具簪裳。
拥裘假寐篮舆稳,夹道吹烟桦炬香。
楼外晓星犹磊落,山头初日已苍凉。
鸣驺应有高人笑,五斗驱君早夜忙。
下元日扈跸朝拜景灵宫
[宋]
令月开真馆,宸游薄太霄。
躬行原庙礼,更作蕊宫朝。
宝扇森排羽,仙轮恍御飚。
霞觞浮桂液,琼馔荐芝苗。
日霁楼先晓,天深树不凋。
繁禧将浩劫,世世会杨寥。
下元节后省试进奏院吏
[宋]
推云不动雨声苦,醖雪未成风力乾。
瘖鹜一庭淘墨汁,也烦老子坐深寒。
下元日朝谒回与李秉文冒雪过承天寺因题二诗(之一)
[宋]李复
北风吹空天欲破,急雪如簁塞空堕。
焚香初自蕊宫归,投鞭来就僧庐坐。
乾坤一色飞鸟绝,市井无声百买饿。
贫粟未给贫民啼,空屋漏穿不可过。
下元日朝谒回与李秉文冒雪过承天寺因题二诗(之二)
[宋]
僧炉有令禁触火,袖手指直冻欲堕。
缸暖微闻蝗蚓鸣,客寒对作橐驼坐。
叩钟击鱼呼众起,持钵分糜救晨饿。
一参木佛古因缘,试举丹霞有何过。
阙下元夕令领寄大有
[宋]:张咏
月华潇洒始徘徊,时起平津雅宴开。
照座玉山皆俊彩,惊人绮句尽仙才。
秋风未泛鸱夷楫,浮世皆登郢隗台。
的被邻翁深鄙诮,尚迷繁盛不归来。
寄题张商弼葵堂堂下元不种葵花但取面势向阳(之一)
[宋]杨万里
行尽葵堂西复东,葵花元自不曾逢。
客来问讯名堂意,雪里芭蕉笑杀侬。
寄题张商弼葵堂堂下元不种葵花但取面势向阳(之二)
[宋]杨万里
主人未肯便山林,赏月吟风酒更琴。
每一登堂一揩眼,谁知半点向阳心。
下元日诣会庆节所道场,呈余处恭尚书
[宋]杨万里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
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
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
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下元日暖甚夜风雨大作早微雪从子潗以酴醿来
[宋]
眼明喜见早酴醿,窗外风号集霰时。
梅蘂已慙前腊破,芳心休用怨春迟。
纳凉除夜昨几似,见雪芭蕉今不疑。
若使洛人真得此,应须更诧百宜枝。
沁园春
[南宋]无名氏
冰壑平生,如伯伦狂,似希乐豪。
喜欢书不用、菊茶明眼,登山不倩、藜杖扶腰。
豆粥萍虀,鱠羹鳞脯,湖海人常折简招。
谁云老,有满怀风月,藏在诗瓢。
凌晨向鹄冲霄。道昴宿于今又应萧。
记垂弧令节,恰当后日,下元好景,正属前朝。
冷胆如天,刚肠如剑,须把千杯寿酒浇。
那堪更,是梅花时月,烂熳溪桥。
鄱湖渔歌•下元节五八初度
佚名
虚龄称甲子,初度值霜天。沧海帆方满,瑶池月正圆。
逍遥知鹤性,淡泊占松年。可望期颐酒,霞杯醉寿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