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年前伦敦奥运会,英国VS无人跑道!今年奥运会,美国VS七条空赛道!

(2016-08-24 19:13:13)
标签:

杂谈

​    你对本届奥运会最深刻的记忆,有没有这场女子4x100米的接力预赛,美国自己一支队伍在空荡荡跑道上独自狂奔的奇葩比赛呢?

    当时,​中国短跑接力女队在正式预赛中,跑出42秒70的成绩。卫冕冠军美国队在随后进行的预赛第二组较量中出现失误,成绩垫底。于是中国女队凭借预赛第八名的成绩晋级决赛。

http://ww2/large/ad9448cdjw1f74vkz8ii3j20fa08wwgu.jpg

​    然而,剧情大逆转!美国队向赛事组委会提起申诉。赛事组委会接受了申诉,并在观看比赛录像后判定巴西选手在比赛中犯规,影响了美国选手的交接棒。在取消巴西队成绩的同时,允许美国队独自重赛一场,以这一枪的成绩作为预赛成绩,和之前取得第八名的中国队作比较,成绩好的晋级决赛。

http://imgnews.gmw.cn/attachement/jpg/site2/20160819/4687430261342452923.jpg

    于是,美国队没有任何对手,整个田径场上只有一支队伍,一路狂奔,跑出41秒77的成绩,排名第1。挤掉了中国队。这恐怕是对“躺枪”这个网络词汇的最佳注脚了! :)

    应该说,这是一场奥运会的悲剧,有强权、不公平、不公正、受害者等诸多元素。回首百年奥运史,竟然还真发生过类似的悲剧,只不是上一次倒霉的是美国队。

http://ww3/large/ad9448cdjw1f74vyvnaltj20dc0nugq5.jpg

    那是在1908年伦敦奥运会上,男子400米决赛进入高潮,参加决赛有四名选手:三名美国人(威廉·罗宾斯William Robbins,约翰·卡朋特John Carpenter和约翰·泰勒John Taylor),再加一名英国人温德姆·霍斯韦尔(Wyndham Halswelle)。嗯,就是下图这位。

http://ww1/large/ad9448cdjw1f74z3q6huyj20ki0euabo.jpg

​    比赛打响,四位当年的飞人奋勇争先,最先冲过终点的是威廉·罗宾斯,英国人位居第三。

http://ichef.bbci.co.uk/onesport/cps/624/mcs/media/images/60831000/jpg/_60831273_3316650.jpg

    当美国哥们儿开始拥抱欢庆的时候,等一下,别高兴得太早,这可是英国人的地盘。英国观众大声鼓噪,英国裁判亚瑟·贝吉(Arthur Roscoe Badger)厉声喝道“美国人约翰·卡朋特犯规了!”

http://ichef.bbci.co.uk/onesport/cps/624/mcs/media/images/60751000/jpg/_60751558_john_carpenter.jpg

    呵呵,用脚趾头想,当年也不会有什么录像回放,犯规的证据只有两个:一是当事人温德姆·霍斯韦尔的口头申诉“当我加速时,美国人完全挡住我,用肘顶住我胸口”。下图的引号中是他的原文证词。二是裁判表示他目睹了。两者都是东道主。

http://ww2/large/ad9448cdjw1f74ztxd6guj20ia0ch3zy.jpg

    于是,裁判判定英国选手遭到阻挡,不符合大英帝国的公平竞赛规则,取消了第二名美国人约翰·卡朋特的比赛资格,呵呵,也顺便取消了这场决赛的成绩,决定要重赛一场。嘿嘿,有没有一点穿越时光、剧情重演的赶脚呢?​

http://ww3/large/ad9448cdjw1f750mdq931j20jk0b0weq.jpg

​     美国运动员争辩了一个多小时,最终还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他们真讲义气,共同进退,一起脱下跑鞋离开赛场。咱不比了,您自个玩去。 于是,我们在里约“熟悉”的那一幕出现了:温德姆·霍斯韦尔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轻松地站到了为他一个人准备的诺大的奥运会决赛舞台。这绝对是前无古人,但还真不敢说是否真的后无来者,毕竟在巴西我们已经见证了一个相似的场景。当然英国选手轻松地赢得了金牌,这一刻,那句“只有自己才能战胜自己”的体育用语还是比较贴切的。顺便科普一下:1908年的奥运跑道还没有划隔离线,所以比赛中挤到一块也并无严格界定和处罚,到了四年后的下一届,就开始在地上划得一清二楚,各跑各道,这也算是“孤独决赛”的一个贡献吧!

http://ichef.bbci.co.uk/onesport/cps/480/mcs/media/images/60831000/jpg/_60831266_50961797.jpg

    这一事件在国际体坛还是比较知名的,一些国家为此发行过邮票,刊登过文章。

http://ww1/large/ad9448cdjw1f750xzo8jqj20b40723yw.jpg

http://ww2/large/ad9448cdjw1f750zs5on7j20lf0dotay.jpg

    在奥运史上,为争夺荣誉而霸道地建章立制,乃至投机取巧的事件屡见不鲜。上述两场比赛,手握决策权,排除万难打造全新规则,并且最终获利的,恰巧是在各自年代、各自项目中的最强者。会不会风水轮流转呢?个中道理和规律,值得思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