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臭豆腐食品安全生活李巍 |
分类: 趣味生活 |
新闻说长沙的臭豆腐被曝用粪水增臭,经过油炸之后可以以假乱真。这不是新闻,如今再去揭开臭豆腐的真相,已经是炒剩饭了。不过在王府井上班的我有个习惯,每每闻到步行街小市场里飘出来的臭豆腐味道,都会反胃,当然,如果碰巧看到街上漂亮而又嘴馋的女孩大口吃着臭豆腐,更觉得揪心,因为她吃的很可能不是一片臭豆腐,而是在粪缸里泡出来的东西。
前年我应邀参加一个学术活动,作报告期间台下有个医学院的女孩子迟到了,一边吃东西一边匆匆忙忙进来,不多会儿就闻到了臭豆腐的味道,她周围的同学纷纷遮挡鼻子。我开玩笑地朝台下说,又闻臭豆腐飘来,黯然销魂。那个女孩有点害羞,赶紧把手里吃了一半的东西收起来。我看大家听得有点累,索性说了点题外话,建议大家不要吃臭豆腐。臭豆腐虽然臭得销魂,但此臭非彼臭,现在的臭豆腐未必真的是臭了的豆腐。
台下议论纷纷,有人提议我说得明白点,我笑着说这话要是说得太明白,就完全变了味道。看得出来学生们兴致更浓,翘首以待,我也不便再推,于是就将听来的关于臭豆腐的制作方法说给他们听,当场哗然,那个刚刚还吃得津津有味的女孩子捂着嘴狂奔出门。那天我说的就是南方地区用大粪泡制臭豆腐的事,已经时隔两年多。
这样的话当然会让人倒胃口,但却是真的,早在七八年前我就亲眼目睹过这种臭豆腐。早先有一次偶然听同事说起他们那里的臭豆腐都是用大粪泡制的,我们无论如何也不相信。那个时候经济水平比现在低,食品安全可能要比当下好一点,因为买卖人的心里装着的不仅仅是钱,还有良心。
那位同事老家在安徽淮南,那里是豆腐的故乡,最有名的特产也是豆腐,她说起豆腐来深以为傲,但说到臭豆腐则垂头叹气。当时我们将她那些用大粪泡豆腐的描述视为神谈,谁都不相信,不过我满她一个女孩子说起那事一气呵成,像是确然见过的样子,于是心里存了老大一个问号。
后来我机缘巧合去合肥出差,恰逢公休假日她也回了老家,于是我索性从合肥转道淮南,说是顺便去同事家里拜访,其实是真的很想见识一下当地人如何用大粪泡制臭豆腐。食品卫生堪忧是当今中国的普遍现象,但用人的粪便来加工食品,真的闻所未闻,我无论如何都想亲眼看一看。
但真正看过之后我立刻后悔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一想到豆腐就想吐不说,对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的佩服更填一层,真的是智慧无穷,居然能想到用大便泡豆腐,然后堂而皇之地拿出去卖给街坊四邻吃,我真正感觉到人心不古就是在那一次。
我那位同事家住在一个很旧的厂矿家属院里,与她家毗邻而居的一家人就在门外的小市场里卖臭豆腐,因为生意特别好,所以那家住一楼的人特地在屋外搭建了一个大平台,平台上放着七八口大缸,大缸盖着盖子而且上了锁。有了那几口大缸,同事家周围的空气中时刻氤氲着臭味,就像以前住小胡同的时候盛夏时节下水道井口的味道。
同事说秘密就在那几口大缸里,因为上了锁,一般人看不到,但长住在那里的人大都知道大缸的秘密。那家人常年将大缸放在平台上曝晒发酵,有固定时间往大缸里添加粪水,常在河边走,难免会湿脚,慢慢地很多人都知道了,因为彼此很熟悉,大家都不说破,只是住在那院子里的人都不吃那家的臭豆腐。
我呆了2天,头一天傍晚就看到那家的主妇往缸里倒粪水。粪水装在黑色的塑料桶里,那种黑色塑料桶以前常用来在街边男公厕里收集尿液。同事说那塑料桶里装的是收集来的粪便,这只是用来发酵臭豆腐的一部分原料,发酵一阵子之后还会再加些大粪进去,那才真的臭到位了。第二天下午那家人忙碌着往市场里的摊点上运送臭豆腐,揭开大缸的时候真的是恶臭滚滚。
我忍不住好奇,趁那个主妇没注意凑过去看,她发觉了想要遮挡已然不及,于是我看到了让我毕生难忘的一幕:那个揭开的大缸里乌黑的水上面浮着白沫,蛆虫蠕动,旁边一只大海碗里苍蝇嗡嗡,一眼可以看出来粘在大碗上的印渍是人的粪便,盛在大碗里的粪便大概是最后用来涂抹在捞出来的豆腐块上的,碗旁边还放着一瓶刚刚倒光的墨汁……
发酵之后的豆腐,人的粪尿,一瓶墨汁,混杂在一起在大缸里沤过之后就成了臭味销魂的淡黑的臭豆腐,真的是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
同事带着我悄悄摸到门外那个小市场,找到那家人开设的豆腐摊上,摊位不小,还搭着帆布大棚,大棚边人头攒动,炉子上架着三口锅,炸得金黄的臭豆腐被放在铁丝网里控油,三支队伍排得很长,排队的大人小孩一边吞口水一边翘首期待早点轮到自己买豆腐……
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幕,虽然它并不是好印象。对于淮南那个地方,我以前没去过,此后也没打算再去,它永远在我的记忆里,永远飘着浓烈的臭豆腐味道。
今天写这篇小文,不是要描述难忘的经历,也不是要抹黑淮南或者臭豆腐,只是讲述自己看到的一件往事,并且告诉喜欢吃臭豆腐的女孩子们,馋嘴的同时还得擦亮眼睛。至于什么样的臭豆腐是真的,又如何去识别粪水泡出来的臭豆腐,我不得而知,也不敢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