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生生活爱情家庭道德越轨婚姻亲子鉴定杂谈李巍 |
分类: 李巍看事 |
前些天有个朋友遇到一件意料之外的尴尬事。孩子过生日那天,他非常高兴,给孩子准备了特别好的礼物,特地订做了蛋糕,晚上一家人给儿子过生日。他越看儿子就越觉得喜欢,抱起来亲不够,一家人看得眉开眼笑。
妻子看他那么喜欢孩子,就打趣问他:“儿子又不是你生的,咋比我这个十月怀胎的妈还喜欢他呢?”朋友想也没想就说:“他是我儿子,能不喜欢吗?”
也许是因为气氛太好了,他的妻子有点乐昏了头,忽然冒出一句玩笑话:“这可不一定。他是我儿子这确然无疑,但是不是你儿子可就难说了。”
这么一句话说出来,气氛顿时不对了,就像火堆里浇了瓢水,冒出来缕缕硝烟味道。妻子大概意识到说错话了,赶紧打哈哈:“你长得那么难看,咱儿子多帅啊,可不是不像你吗?”
妻子一句不合时宜的玩笑破坏了孩子生日原本其乐融融的气氛,朋友闷闷不乐,喝了两罐啤酒就早早睡了。晚上妻子道歉认错,一再强调自己只是开句玩笑。朋友倒开始较劲了,越来越觉得老婆的话不像开玩笑,他越看越觉得儿子不像他,样貌半分不像,脾气更不像。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到了后半夜见妻子还在一个劲劝,他觉得自己有点鼠肚鸡肠了,就说:“没事儿啦,我没往心里去。”
妻子诚恳保证自己真的只是开了句玩笑,叫他千万别当真。似乎是为了彻底打消他的顾虑,妻子说了句不知道从哪儿看来的话:“真金不怕火炼,亲儿不怕化验。你要真不信啊,咱可以去做个亲子鉴定啊……”
事儿就这么出来了,隔了三五天,朋友来找我,悄悄问我认不认识能给他秘密做个亲子鉴定的专家。我看他神色凝重,知道问题严重,待到听了他的述说,这才明白他是有了心病。我问朋友:“你喜欢这孩子吗?”他答说当然。我又问他如果别人现在要带走这孩子,他会如何面对。他斩钉截铁:“想也别想,拼了命也得把儿子留在我身边儿。”
我说:“这不就结了?你是他爸,他是你儿子。你觉得为了一句玩笑话,硬生生在爷儿俩中间狠狠划一刀,合适吗?”朋友没再言语,后来听我的话放弃了亲子鉴定的念头,但我看得出来,他心里的疑虑并未散去。
亲子鉴定很敏感,这几年随处都可以听到这个词,它更是影视剧里最赚眼球的话题。但我作为一个医生,觉得若非为了寻亲、治病等迫不得已的原因,亲子鉴定最好不要贸然去做,它作为一种科学手段,诞生的初衷不是为了打消男人心里的疑虑。
当前越来越多的男人因为怀疑孩子不是亲生而做亲子鉴定,它显然被滥用了,就跟人工流产技术纵容了性行为的放纵一样。亲子鉴定在今天已经不是富家商贾确定孩子身份的手段,而变成了证实妻子有外遇的渠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也变成了一个父亲企图通过证实孩子不是亲生而抛弃他的手段。这绝对不是亲子鉴定最初的愿景。
同学中确有人从事于亲子鉴定相关工作,他说日常接待的鉴定者中,除了受司法机关委托而进行的法律程序内的鉴定之外,绝大多数都是为了证明自己与孩子的血缘关系,而在为证明亲生关系而进行的亲子鉴定中,有三成左右的父子的确被证明没有血缘关系。我为此查阅了一下资料,某些报道资料与我同学的工作所见不谋而合,接受亲子鉴定的人中间确有三成左右不是亲生关系。
这个数据似乎为那些愿意或希望进行鉴定的父亲提供了足以说服他们坚持到底的理由——有三分之一的妻子可能对丈夫不忠并且生育了别人的孩子。当然,这个数据因为是针对本就因为有某些背景和可能而进行鉴定的人得出的,所以最终的比例可能大大超出了在全社会人群中的概率,但它仍然是个很高的比例,因此有人认为中国的妻子其实最不忠。
亲子鉴定固然可以证明亲缘关系,也能说明一些社会和家庭问题,但其实它更深层次反映出来的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社会伦理道德下滑,家庭信任危机加深。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夫妻是世上最值得信任的关系,不管双方是否有过不当行为,事实上只要丈夫有了亲子鉴定的念头,也就摧毁了两口子之间相互信任的最后底线。
如果鉴定结果证明父子并无血缘,一个本来和谐的家庭可能瞬间瓦解,孩子的幸福没有了保障,这份真相的代价也许太大了;如果证明的确是父子关系,就一定没问题了吗?用如此赤裸裸的手段怀疑妻子和儿女,真的不会在他们心里留下印痕吗?
选择了亲子鉴定,就意味着寻找真相的同时,要接受两败俱伤的结果。
经常从电视上看到与亲子鉴定沾边的故事,那些故事光怪陆离,曲折离奇,都有令人眼花缭乱的情感纠葛和混乱行为;而每一次鉴定的结果往往都用死一般的平静替代了原本可能不会有的纠葛和混乱。无论对错,大人之间的事情总会有个交代,总要面对结果,可是孩子呢?无论鉴定的最终结果如何,孩子注定很受伤。父亲可能解开了心里的疑团,母亲可能洗刷了清白,可孩子要么承受从天而降的怀疑,要么面对家庭分奔离析的结果,如此巨大的变故会在孩子心里犁出多深的沟?
社会日益开放让男女之间的亲密行为越来越带有偶然性,注定亲子鉴定会愈演愈烈,一直有人在呼吁保持传统的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但它们却被无情地摧毁着。我们可能已经无法要求在更为张扬的年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恪守那些伦理道德,但对进入了婚姻生活的夫妻来说,约束自己不要出位仍有必要,对那些已经有了孩子的夫妻来说,即使两人之间爆发再大的冲突,也要让自己坚守最后的底线——不要轻易怀疑孩子,不要贸然亲子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