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崔彦昭

(2022-03-16 10:14:47)
崔彦昭,字思文,唐贝州武城县崔家庄(今河北省故城县军屯镇关庙村西北)人,崔家庄后称崔庙村,是故城县古村落“军屯镇五庙(关庙、刘庙、崔庙、赵庙、宋庙)”之一。相传崔庙村被毁于宋代,崔庙村幸存的崔氏后人迁至关庙村,现仅存崔庙村遗址。崔彦昭为武城崔氏门阀士族清河小房支派在晚唐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崔彦昭淹贯儒术,唐宣宗大中三年进士及第,释褐诸侯府。唐懿宗咸通初年,累迁兵部员外郎,后转任郎中、知制诰,又拜任中书舍人,再迁户部侍郎,判本司事。
崔彦昭擅长经济,儒学基础深厚,精于吏治。“修乃文可以兴文教,励乃武可以成武功。”所莅有声,同僚都佩服他,尊重他的决定。同时,深得域内百姓爱戴。唐懿宗咸通十年,检校礼部尚书、孟州刺史、河阳怀节度使,进阶金紫。咸通十二年正月,加检校刑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管内观察等使。
唐懿宗咸通四年,南诏对安南发动战争,唐朝在平定安南战争时,朝廷在徐、泗地区募兵驰援,并分兵八百戍守桂州(今广西桂林)。咸通九年七月,戍守桂州的徐、泗地区的士兵,在返回家乡快要到达徐州时,在庞勋的带领下发生哗变,史称“桂林兵变”,也称“庞勋起义”。唐军统帅以沙坨骑兵为先锋,很快就消灭了庞勋的起义军。这次战争动摇了唐朝的统治基础。特别是沙坨骑兵进入中原,使唐帝国的北方极不稳定。沙坨诸部触犯纪律,不断挑战朝廷底线,北戎边疆盗贼蜂起,民不聊生。崔彦昭对沙坨诸部恩威并重,柔以恩惠,来以兵威,用三年的时间,使朝廷的北门大治,军民歌之。等到任职期满,数千百姓乞求朝廷留任。
唐僖宗即位,崔彦昭加任校吏部尚书。当时赵隐、高璩知政事,同崔彦昭同年进士。于是他们向朝廷推荐,崔彦昭擅长经济,在财政、赋税领域见长。咸通十五年三月,召崔彦昭为吏部侍郎,充诸道盐铁转运使。唐僖宗乾符初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判度支。
唐僖宗初登基,百废待兴。杨收、路严、韦保衡结成朋党,收受贿赂被治罪。萧仿秉政,锐意改革,克服弊端。而崔彦昭辅政数月,百职修举,察而不烦,满朝文武都以士君子来称赞他。不到六个月,升迁崔彦昭为门下侍郎。唐僖宗以崔彦昭为标杆、榜样,诫之百官。僖宗称赞崔彦昭“修乃文可以兴文教,励乃武可以成武功。”“尔其坚持正直,允执规程。但畏幽阴,必归公当。奖善须明,惩奸须锐。利于人者,虽难必举,利于己者,虽易勿为。”僖宗对崔彦昭掌控朝廷财政度支平衡,称赞他“不烦内库,有助涓毫;不假外藩,有进丝发。军食所入,余剩于明年,郊庙所供,克办于今岁。”僖宗告诫群臣:“在卿匡国,必使恩从下布,法自上行。但立直标,终无曲影。”随后,再拜崔彦昭为中书侍郎,依前判度支事。
崔彦昭事母至孝,虽然担任宰相,每天退朝后都要亲自侍奉母亲吃饭。当母亲吃饭的时候,总是毕恭毕敬的和仆人一起侍立在旁。一旦母亲吃完,都是自己亲自动手给母亲添加菜肴或收拾碗筷。与家人们交谈从来就是低声细语,顺色柔声。对于崔彦昭的孝顺,没有不称赞他的。
崔彦昭和山西王凝是姨表兄弟,唐宣宗大中初年,两人一块参加科举考试,王凝高中进士,崔彦昭落榜。崔彦昭前往表兄王凝家中去看望他,希望能得到表兄的安慰和指教。没想到王凝竟然不系冠带,极其不礼貌的见他。并且态度傲慢的对崔彦昭说,参加科举考试对你来说太难了,是否可以考虑从明经举?言外之意是说崔彦昭,走科举考试之路是走不通的,从明经举还有点希望。崔彦昭对表兄非常失望,这种傲慢和冷落是对自己极大的侮辱。自己回到家中,便发奋读书,终于在大中三年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到唐僖宗乾符初年,被封为宰相,成为首辅大臣,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此时的王凝,官至兵部侍郎。崔彦昭不忘对王凝的旧怨,总想找茬报复王凝。崔彦昭的母亲对自己的儿子了如指掌,知道儿子心灵当年受到的伤害是刻骨铭心的。因此,闻知自己的儿子做了宰相,便吩咐自己的婢女,多给自己做一些袜子和鞋子,并对她们说,“我妹妹和她的儿子都要被流放,我要和她们同行!”这话很快就传给了崔彦昭,他听到后慌忙向母亲承认错误,拜谢母亲说“儿子必不敢妄为,请您老人家放心!”崔彦昭一心纯孝,使他放弃了多年的积怨,而王凝则避免了被贬乃至流放的命运。
当时,戏子伶人李可及被懿宗所宠幸,横行霸道,危及朝廷威严。崔彦昭上奏僖宗,流放岭南。后来,李可及死在岭南。崔彦昭又兼任尚书右仆射,不久,崔彦昭因病辞去所有官职,告老还乡,授太子太傅。过了不长时间卒于家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