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闫胜龙美国
闫胜龙美国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75
  • 关注人气: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美国留学现象,看中美教育差异及美国“分层教学”之妙

(2024-12-31 19:30:01)
标签:

出国留学

美国留学

选课

分类: 美国大学申请

前几天,有朋友介绍的一位家长来向我咨询美国留学相关事宜。这位家长的老大正在美国一所知名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成绩十分优异;老二曾在美国读过中学,如今在国内读高中,学习同样优秀。家长一直在思考对比国内教育与美国教育各自的特点。

 

大家都认可美国教育的成就,毕竟有众多美国留学背景的人在中美社会成为了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可这只是宏观层面的印象。家长就很疑惑,美国教育具体好在哪?在哪些方面能促使学生取得良好发展呢?

 

其中,家长发现一个现象让其颇为困惑,那就是在美国知名大学里,很多学生的 GPA 很高,但实际学得并不深入。可以推测到,这应该是孩子和美国同学对比后发现的情况。

 

基于我从业的经验,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尤其对于不太了解美国教育的人来说,这背后恰恰蕴含着美国教育的合理性,所以给家长做了相应解答。同时分享给关注我的小伙伴。

 

回想我高三的时候,班级里就有同学听不懂老师讲课,要么在后面聊天、看小说,要么直接逃课去网吧(那个年代这些算是无可救药的坏习惯,如今可能变成沉迷游戏了)。其实这种现象并非那时独有,从小学高年级到初高中乃至大学到现在都普遍存在有些人跟不上老师进度,完全或者很大部分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

 

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学校录取标准是统一的呀,怎么后续差异还会这样呢?有人或许会觉得这种情况也许只局限于普通学校。实际上就算是知名大学也存在。我在做留学的过程中,就遇到过一些高中在全国知名学校就读而且成绩不错的学生,进入顶尖大学后却出现挂科或者 GPA 很低的情况,但学生和家长仍期望能进入国外知名大学的现象。

 

这时候不妨换位思考一下,那些在教室后面看小说、逃课的同学,还有大学跟不上课程、听不懂老师讲课的同学,他们内心是什么感受呢?他们的内心想必是绝望乃至麻木的,大好青春被浪费不说,对个人成长和心理建设更是有着摧毁性的影响。

 

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是因为国内教育大多采用统一教学模式,而且国内教育是按照精英或者学霸的标准来推进教学活动,这就使得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很难跟上教学进度。

 

那如果换一种模式呢?让学习好的同学继续按现有模式教学,而给那些在教室后面看小说、大学挂科的同学提供一些难度较低的替代课程,这样一来,他们的时间不就得到利用了吗?他们也能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心理上不会有强烈的挫败感,后续也更有机会重新进步,去挑战高难度课程,或许整个人生都会因此变得不同呢。

 

而我想到的这个模式,正是源于美国大学实行的一种教学方式,我暂且将其命名为分层教学模式。在美国大学,每个专业都设置了毕业的基本要求,要拿到毕业证就必须修够规定的学分。但有意思的是,获取学分有不同难度的课程可供选择。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本科阶段有很有难度的课程,甚至可以选修硕士课程如果能力足够,经过向学校证明学习能力后,还能去上博士课程。对于学习普通的学生,把基本课程修完就可以毕业。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学校录取学生,不光是看申请人成绩GPA的数值,还要看申请人学习课程的难度(rigour。美国这个分层教学从高中到大学都存在。

 

我们常说美国教育好,其实很多就体现在这些细微之处,若不深入了解,确实很难真切感受到它的优势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