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戚继光:为国抗倭,但是晚年十分凄惨

(2020-06-16 09:27:59)
标签:

戚继光

分类: 风云人物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 倭寇 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

就是这样一个有着赫赫战功的英雄,晚年却十分凄惨。

http://p4.itc.cn/images01/20200616/644c0dcda4fa488eb036616fd1af9b93.jpeg

从公元1555年起,戚继光怀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崇高理想,投身于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创建了骁勇善战、所向披靡、战功卓著、名闻天下的"戚家军"。

戚继光领导"戚家军"先后同倭寇作战80余次,取得了著名的台州大捷、林墩大捷、平海卫大捷等胜利,与俞大猷等名将一起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在抗倭斗争中屡建战功,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是戚继光戎马一生的真实写照。

http://p3.itc.cn/images01/20200616/129df2befcb046deb70ecb283e47d6be.jpeg

尔后他奉命调到北方前线,镇守蓟州,承担起守卫京城重畿的重任,"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有效地捍卫了京师重地的安全。

戚继光被称为文武兼备的"儒将",一生40多年军旅生涯,大小百战,一直保持全胜,纵观中国历史,找不出第二人。堪称杰出的军事家。

《明神宗实录》评价戚继光:血战歼倭,勋垂闽浙,壮猷御虏,望著幽燕。

http://p6.itc.cn/images01/20200616/aacde5ea89454b338ebc8389bab0272f.jpeg

万历十一年(1583)二月,距戚继光的"老上级"张居正去世刚过半年,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的活剧正在"酝酿"。身为蓟镇总兵的戚继光就率先躺枪,在莫名其妙挨了一连串骂后,被平调成了广东总兵。

镇守蓟镇十六年,书写下"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传奇的他,就这样带着万般无奈离开。

他离去的那天,蓟镇的市民罢市,男女老幼们流着眼泪出来道别。

http://p2.itc.cn/images01/20200616/70a8226860cf4f5fbbbfb88d7ed79185.jpeg

目睹此情景的明朝边塞诗人陈弟一声怆然叹息:"谁把旌麾移岭表,黄童白叟哭天边。"老少爷们齐抹泪,依然留不住这位大英雄。

纵是如此,他到底还没"躲"过又一轮清算,万历十二年(1584)终于被免掉了广东总兵的职务,黯然回到了蓬莱家乡。

身为一位"四提将印"的重量级总兵,归家的他竟是一贫如洗。毕生的积蓄在捐出来修葺蓬莱阁后,竟"野无成田,囊无宿镪,惟集书数千卷而已"。

http://p4.itc.cn/images01/20200616/f1722e9d389449e1a39a70559e544125.jpeg

征战半生,战功卓著,晚年就穷得只剩一屋书。接下来的三年多时间里,贫病交加的戚继光,竟一度连看病抓药的钱都拿不出。

直到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十九日(1588年1月17日),随着"鸡三号,将星陨矣",突然发病过世,享年五十九岁。

戚继光的结局,不禁让人感叹,大明朝配不上这么好的武将。戚继光的死,也为明朝的灭亡奠定了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