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男孩抓野兔时掏出8件青铜器,引大风波,现成这两大博物馆藏宝

(2019-01-02 09:31:47)
标签:

甘肃

张寿亭

杨慕时

刘郁芬

青铜莽权

分类: 野史秘闻

时间定格在1927年,甘肃省定西市巉口村在当只是一个贫穷荒凉的小山村,一个左手持管、右手拿铁铲的13岁小男孩秦恭去山上挖野菜,来到一个名叫荒草沟的地方,突然,他看到远处有一只灰色的兔子在吃草,秦恭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就在他一跃而起准备一把抓住野兔时,野兔机灵地一跳,向沟底窜了过去。

秦恭紧追了过去,慌不择路的野兔窜进了沟底的一个小洞里。秦恭扑到洞口前,用一条腿挡住大半个洞口防止野免冲出来,然后伸进手一摸,没有抓到兔子,却摸到了一个圆溜、凉飕飕的东西。秦恭吓了一跳,站在洞口往里看,看到一个圆溜溜的东西形状很像个圆圆的烧饼。秦恭又惊又喜,于是用手机开洞口的土,把这个物件拿了出来。随后他双手继续往下挖土,土很松,最后竟被他挖出了一个大洞。他钻进洞口,又拽出来一个物件,这个好重,估计有十来斤。

他把拽出来的两个物件重新塞进洞里,把土堆在洞口,记住了方位,一路飞奔到家里,迫不及待地对父亲说了洞里发现的情况。秦恭的父亲一听马上随秦恭来到了那个洞口前。他的父亲忙用铁锨挖土,不一会挖出来8件乌黑沉重的金属物件,共分3种形状:一种是长条形的杆状(横、丈),共有两根,两尺多长的方形铜杆上还刻着些“鬼画符”;一种是钩状(钩),上端是个方块,中间有孔,下面弯成钩。另一种是圆溜溜的饼形(权),共有5件,一个比一个大,最大的竟有60多斤。

父子二人搬回家后,为确定这8件青铜器的价值,秦恭的父亲拿着一根刻有“鬼画符”的长条形铜杆,直奔前清秀才沈老师的家。

沈老师是村子里最有学问的人,在巉口村的小学教书,他看罢那些“鬼画符”,知道是铭文,可一个字都不认识。秦安国心想,既然沈老师都不认识铜杆上刻的东西,那铜杆自然就没有多大的价值。于是,他失望地回到家里,顺手将铜杆丢进了柴火棚子。

年底的时候,在兰州城中当学徒的秦让回到了家里。秦让是秦恭的哥哥,因为在兰州一家商铺里做伙计,久经历练,长了不少见识。他看见柴火棚子里那8件沉甸甸的青铜器,不由心想,乡下人不识货,城里人可是喜欢买这些古怪的东西,如果将它们运到兰州,没准就能卖个好价钱。

秦让和父亲商量了这个事,他的父亲觉得这些东西放在院子里也没什么用,便同意了。秦让便将这8件青铜器放到架子车上,和秦恭一起,一大早就赶往兰州。第二天傍晚时分,终于来到兰州城内的古玩一条街上。达雅轩古玩店的店主马实斋本打算打烊,忽然看到来了两个拉着架子车的乡下人,心里一动,就迎出门来询问。秦让见遇到买主,就打开盖在上面的草帘子。马实斋就着铺子里的亮光摆弄着这些青铜器,他在文物收藏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知道凡有铭文的青铜器一定会有些来历。他有心收购这8件青铜器,但又不想出高价,就连连摇头贬低这些青铜器。

这让秦让错误地认为这8件青铜器根本不值钱。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仅以60个大洋成交。

当时在甘肃,5个大洋可以买一头大水牛,一个大洋可以买一担米。60个大洋对秦家来说,可是笔巨款了。他们还以为自己占了个大便宜,谁曾想3天后马实斋一转手,便以十倍的价格卖给了兰州古董商张寿亭。张寿亭在兰州城经营古玩多年,可谓手眼通天。他得到这8件青铜器后,并不急于出售,而是先将消息透露给北平的古玩商朱柏华。半个月后,朱柏华来到兰州,为了慎重起见,他先用500块大洋买走了一根铜杆(衡)和一个铜饼(权)两件青铜器带到北平,后经琉璃厂尊古斋古玩店的专家鉴定,此青铜器为“莽权”,是王莽位称帝建立大新朝政权后,为统一天下而制定的度量衡标准器,也可以称为“王莽秤”,遗址认为莽权早已绝迹,这8件文物虽是铜制,却比黄金还要珍贵十倍,是无价之宝。

没几天,琉璃厂尊古斋古玩店就以5100块大洋收购了朱相华手中的2件莽权。朱柏华见有利可图,就想尽快返回兰州收购剩余的6件莽权。但是,有人比他下手更快,他还没动身,已经有一个神秘的电话打到了兰州。很快,有几名外国人开始和张寿亭接触,他们极力想要买走莽权。

时任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实为大军阀的刘郁芬手下有一个旅长叫杨慕时,此时正驻守兰州城,他听到了这个小道消息,为了避免国宝流失,他立刻命令手下的土兵拿着80块大洋找到张寿亭,连哄带吓购买了他手中剩余的6件莽权。在那个有枪就是王的年代,张寿亭怎敢不卖,就这样,实力派杨慕时成为6件莽权的新一代主人。

事后,张寿亭觉得有点卖亏了,四处找关系,想讨要回来。一来二去,杨慕时买莽权的事就没有不知道的了。时隔不久,冯阎大战展开,刘郁芬部要奔赴前线参战。作为主力旅,杨慕时部被紧急调往陕西。杨慕时本欲携带那6件珍贵的莽权离开兰州,但迫于舆论压力,他便将那6件珍贵的莽权直接捐赠给兰州民众教育馆。

从那时起,莽权就一直保管在兰州民众教育馆,并且正式陈列展出。这一消息一传开,便吸引来无数观众和研究者。于是,这6件莽权既是甘肃人民重点保护的对象。

后来经历了兰州失窃案,青铜莽权的命运和归属也被改变了。它们先是经由天津警方保管,后又送到了北平故宫博物院古物院收藏。此后不久,故宫博物院又赎回了先前琉璃厂尊古斋古玩铺所购得的2件权衡,8件青铜莽权终于在北平散而复合。

可惜的是,解放前夕,故宫中的大量文物被国民党运至台湾, 8件莽权中有5件(三权、一钩、一丈)飘洋过海,成为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馆藏之宝。而剩余的3件莽权(一衡、二权)因为重量太大被放弃,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