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最狂的这首词,不仅令他自己满意,也让宋词迎来了巅峰时刻

(2018-09-18 08:47:39)
标签:

苏轼

辛弃疾

岳飞

陈亮

王安石

分类: 风云人物

熙宁七年,正是王安石变法轰轰烈烈的时期,在当时的朝廷,官员自然被划分为了两派,要么是变法派要么就是守旧派。虽然曾经与王安石关系不错,但苏轼却不赞从变法,为此他饱受抨击,自贬出京担任过杭州通判,而在这一年,他又接到圣旨来到密州担任知州。

论文才,苏轼已经天下闻名,隐隐有文坛领袖的风范,他的文章一出,必定震动京城,万人传抄。此时的苏轼,也不多三十多岁,还非常年轻,对于仕途的挫折并不放在心上。在密州任上,他就提笔写下了千古传唱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刚一写出,连苏轼自己都非常满意,而且也认定将会开创一个新的纪元。当时词的创作,仍然拘泥与五代时的莺莺燕燕、浅斟低唱之风。柳永虽然对于词进行了很大的改良,也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总没有脱离婉约小曲的风格。

苏轼在早期的词,也是婉约的风格,唯有在齐鲁大地之上,豪放的民风给予了他无穷的力量和灵感,终于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谱写这首不朽的传世之作。他自己也非常得意,致书好友鲜于子骏道: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这首词确实非常特别,首先它非常狂,苏轼此时不过38岁,却自称老夫,而且他希望能效仿当年的三国英雄孙权,建功立业。虽然自己只是一个太守,他仍然希望能有汉时冯唐那样的人信任自己,将自己看作“魏尚”,能够为国效力,踏平西夏。

至于说全词的最后一句,更是狂到无边无际。在酒酣之际,他还想象着自己能将弓拉满,射向天空中最亮的天狼星。当然,苏轼是一介文人,还是宋朝文人,绝对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而他所要射的天狼星,也只不过借指屡犯边境的西夏。一句天马行空具有想象力的词,将诗人爱国豪情跃然纸上。

这首词确实很狂,但狂得有道理,以苏轼的天才,尚且不能为国出谋划策,他只好能够在边疆出力,不改为国为民的初衷。这种张狂,不仅是每一个读书人,更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具有的雄心和抱负。后来宋朝被外敌欺辱,也就是因为这种狂傲之气已经消磨殆尽,能有拼死反抗精神的人太少太少了。

作为文学作品,这首词具有闪亮的划时代意义。在此之前,豪放派的词寥寥无几,顶多范仲淹的《渔家傲》有一些端倪。但是,从这篇词作开始,包括苏轼等词人才意识到,原来词不仅仅是低吟浅唱的,他也可以和唐诗一样,一展雄心抱负,也可以将豪气寓于山水之间。从此之后,苏轼开始了完美转型,豪放派的词层出不穷,而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

这首词的问世,如同拉开了豪放派词人登场的帷幕,也像为全体词人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窗口。从此之后,苏轼、辛弃疾、岳飞、陈亮等等名家不断登场,宋词迎来了最为辉煌的时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