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争关中时差点被马超射死,此谋臣说了4个字,收获太意外

标签:
曹操马超韩遂贾诩 |
分类: 战史风云 |
公元21年(建安十六年),曹操同当时西北地区的两大军阀马超、韩遂,为争夺关中爆发了一场大战。
这一年的上半年,马超、韩遂率领他们的军队并联合一些依附他们的地方武装进军到流关。曹操派大将曹仁前去抵挡,并告诉他们,马、韩的军队非常精悍,要他们坚守壁垒,不要出战。
秋天,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来到潼关,要同马超、韩遂进行决战。曹军在潼关北渡黄河,前队刚渡过河,马超即率领骑兵奔驰而来,曹操在马超骑兵的突然袭击下,不知所措,他的猛将张郃看到情势危急,连忙把曹操护送到一艘船上逃命,船刚起航,马超的骑兵就追到了岸边,向船上射箭,矢如雨下。
曹操的部下不知曹操的下落,都很恐惧,后来看到曹操脱险,才转悲为喜,曹操笑着对大家说:“今天险些遭到小毛贼的困辱。”
曹操脱险以后,整顿军队,同马超、韩遂的军队在渭水一带多次战斗,虽然有些小的胜利,但是一时间仍然打不破马、韩的联军。这时,马超、韩遂向曹操提出以黄河为界,双方划定势力范围,停止战斗。
曹操不干。他的谋士贾诩说:“不妨假装答应他们。”曹操问:“答应了以后,怎么办?”贾诩说:“离之而已。”曹操一听这话,就说:“懂了。”
于是,曹操按照贾诩的“离”字计,在马超、韩遂之间搞起“智斗”来。曹操先是假装答应马、韩的划分势力范围的要求,并约定在两军阵前谈判条件。他的企图是利用这次阵前谈判执行一项离间马超、韩遂的计划。
原来曹操同韩遂的父亲是老朋友,两个人是同岁孝廉,他同韩遂也认识。他就利用这个关系,在两军阵前谈判条件时,同韩遂套近乎,两个人在一起谈了一会儿话。这次谈话的内容只是叙旧,并不涉及军政大事,但在谈话过程中,曹操抚掌欢笑,做出很高兴的样子。其目的是用这种套近乎的方式,引起马超对韩遂的怀疑。
曹操的这个离间办法果然奏效。马超对曹操同韩遂抚掌欢笑的谈话产生了怀疑,回来就问韩遂:“你们谈了些什么话?”韩遂说:“没谈什么大事。”这个回答没有能解除马超对韩遂的怀疑。
第三天,双方又在阵前谈判,曹操又同韩遂套近乎,韩遂的部下也争着来观看曹操,并同曹操打招呼。曹操说:“你们想看我吗?我同你们一样,也是两个眼睛、一张嘴,并没有长四个眼睛、两张嘴,只是多一点智谋罢了。”这次会见,又增加了马超对韩遂的怀疑。
接着,曹操又给韩遂写来一封信,信上点点画画的,看起来就像是曹操
同韩遂背着马超在商改什么条件似的。马超知道了这件事,越发对韩遂猜忌起来。从此,对韩遂离心离德。
曹操得知马超同韩遂已经发生了不和,就抓住时机集中兵力向马超、韩遂发动进攻。马超、韩遂中了曹操的离间计,互不配合;他们的军队又为曹操和平谈判的伪装所欺骗,战斗准备很差,不多时,就被曹操打得大败。马超、韩遂只好各自率领残部撇离关中,返回凉州(治今甘肃武威)。关中地区转为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