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如今,清宫剧已经泛滥成灾了,甚至一度满屏尽是清宫剧,彻底霸屏。关于清宫剧的内容是否美化,暂且不谈。但在所有的清宫剧中,都存在一个最大的造假。
或许,现代人觉得这种造假无所谓,但在清朝时期,和此前的大明叛臣支持下,这种造假足以造成千百万人头落地。因此,这个玩笑真开不得。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清宫剧中的最大造假。
http://fwimage.cnfanews.com/websiteimg/2017/20171011/29000899/14367877886803653029.jpg真实历史上,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关于顺治时期,在汉奸鼎力支持下,1644年多尔衮推行的剃发令,大家都知道,没什么好说的,值得注意的有四点。
(1)汉族传统是蓄发,《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2)清朝的剃发令,看成是征服成功的象征。多尔衮:“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剃发,以别顺逆。”
(3)最悲壮的是“江阴八十一日”,可以说,因为剃发令,而死去的人不计其数,估计不下于千万。
(4)俗语:“正月不剃头,剃头死己舅。”其实是顺治二年正月颁布的剃发令,这一个月不剃头,是思旧,而不是死舅。
http://fwimage.cnfanews.com/websiteimg/2017/20171011/29000899/17650923747583802656.jpg真实历史上,
清朝的发型,究竟什么样?在清宫剧里,从努尔哈赤开始,到后来的宣统溥仪,都是阴阳头。熟知历史的都知道,真实情况根本不是如此。
(1)清朝官方要求的发型是金钱鼠尾,将四周头发全部剃去,仅留头顶中心的头发,略等于铜钱面积。
(2)所谓的辫子,其形状一如金钱,而中心部分的头发,则被结辫下垂,形如鼠尾。
(3)所留的辫子,要通过穿过铜钱的方孔圆,这样才算合格。否则,不合格。因此,也被称为“金钱鼠尾辫”!
(4)福州遗民所撰《思文大纪》愤怒写道:“时剃头令下,闾左无一免者。金钱鼠尾,几成遍地腥膻。”
http://fwimage.cnfanews.com/websiteimg/2017/20171011/29000899/2713313399814233011.jpg真实历史上,
阴阳头出现,究竟在何时?如今清宫剧中出现的阴阳头,究竟出现于何时?从目前考证的资料来看,应该出现在清末,至少是1800年之后。
(1)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访清,随团画师的画稿证明,乾隆时期还是金钱鼠尾。因此,乾隆是1899年去世。所以,在1800年之前,清朝人的发型,很难有大跳跃,一下子从金钱鼠尾变成阴阳头。
(2)1799年,日本中川忠英访谈清国商人,写了《清俗纪闻》。此书介绍,当时清朝发型从一个金钱变成四或五个金钱,数量比清初增多是明显的。但总体而言,离阴阳头还相差很远。后来考证认为,阴阳头出现在1840年前后。
http://fwimage.cnfanews.com/websiteimg/2017/20171011/29000899/5680628878544680056.jpg真实历史上,
后记总的来说,在大明叛臣吴三桂、洪承畴、孙之獬、刘良佐等人的支持下,清朝才完成了剃发易服。
随后200年内,一直都是金钱鼠尾,直到1840年前后,才逐渐开始流行现在所熟知的阴阳头。
因此,1800年前的清朝,除了边疆极少数特殊人群等,绝大多数都要留金钱鼠尾,如果剃成阴阳头,只有死路一条。
虽说影视剧未必要求完全真实,可以进行一定的艺术化加工,但最起码要遵循基本的客观真实吧,否则岂非误导?
显然,清宫剧在此事上造了一个大假,而且乐此不疲,毫无更改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