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朝斩首全过程:行刑不用刀,程序很复杂,第八道直接把犯人吓瘫

(2017-09-08 09:36:11)
标签:

杂谈

斩首是古代一种死刑方式,自夏代起便被列入刑法,称为"五刑"之一。因为行刑事关重大,所以古代每次行刑,都是一次小型军事行动。行刑之前,军队要提前到刑场戒严,以防有人劫刑场。到了清朝,行刑更加规范,有一套程序,很复杂。值得注意的是,清朝斩首行刑时,用的不是刀,而是双手剑。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清朝斩首的全过程。

https://p0.ssl.cdn.btime.com/t01fa30719309fdf9a1.jpg?size=640x575

第一道程序:刽子手磨刀。朝廷处决犯人之前,首先要通知刽子手。刽子手接到通知后,要做一系列准备工作,其中最重要一项工作就是磨刀,把刀磨得越快越好,以减轻犯人痛苦。清朝刽子手用的斩首兵器是双手剑,比一般的宝剑宽大,双手持握,劈砍力度相当大,可以一剑斩落首级。

https://p0.ssl.cdn.btime.com/t01adc7349fe3acaa22.jpg?size=640x768

第二道程序:提刑。要处决的犯人都关在死囚牢,全都是经过一审判处"秋后问斩"的,秋后问斩始于唐代,因秋冬肃杀之气最重,故选在此季。行刑之前,要先把犯人从死囚牢提出来,最后过一次堂。

https://p2.ssl.cdn.btime.com/t01728730f0a71141d8.jpg?size=640x376

第三道程序:宣判。就是最后一次过堂,宣布对处决犯人,相当于如今的公判大会,此时的犯人已经没有申诉的机会了,宣判只是通知一声。

https://p1.ssl.cdn.btime.com/t0160bf6195371d7bf7.jpg?size=640x628

第四道程序:游街。宣判结束,要把犯人装上囚车,在全城主要街道游街,以达到警示作用。

https://p3.ssl.cdn.btime.com/t01d3eb14d4aa6d79fc.jpg?size=640x406

第五道程序:押赴刑场。游街结束,将犯人再装上囚车,直接押往刑场,如果刑场比较近的,直接步行押往刑场。如果犯人受过大刑走不了,还要有人用筐抬着去刑场。

https://p1.ssl.cdn.btime.com/t01a18e55a49bd95e44.jpg?size=640x767

第六道程序:验明正身。行刑之前,要对犯人验明正身,以免杀错人。这个时候,是犯人心里最受煎熬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提心吊胆,因为验明正身后,就离死不远了。

https://p2.ssl.cdn.btime.com/t01ab4945feea266f19.jpg?size=640x379

第七道程序:监斩。行刑之前,负责监斩的官员要提前到场。这个时候,刽子手也已经到场了,只等午时三刻一到行刑。之所以定在午时三刻,是因为那时日在中天,阳气最重。

https://p4.ssl.cdn.btime.com/t011bc29cb30dab1921.jpg?size=640x325

第八道程序:准备行刑。到了这一步,犯人就死到临头了。行刑时一般都由两个刽子手进行,一个是主刀,一个是助手。主刀高举斩着剑于犯人头顶,因为到了这一步,犯人大多被吓瘫了,助手要揪着犯人的辫子,以保证其头伸直,等着监斩官命令一下,便一剑下去,人头落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