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包公是传说中青天大老爷,但在历史上,他真的公正廉明吗?

(2017-08-26 09:06:42)
标签:

杂谈

​根据史料的记载,包拯包公不仅公正廉明,而且公正廉明到没有朋友,甚至亲友都不敢与他来往,离他而去。在那个借门生故吏受贿、借亲朋好友升官、靠你吹我捧抬轿、靠你遮我掩生财的时代,你要廉洁,彻底的廉洁,你就没有同仁,没有朋友,甚至没有亲人。所以,廉洁公正的包公,在那时是个异类,但正因为是异类,才有了他的闻名千古的名声。下面,说说包公这方面的故事。

https://p3.ssl.cdn.btime.com/t01676d2342a01ca2e9.jpg?size=551x345

朱熹在自己的文章里说过包公年轻时的故事,他说包公当年在家乡合肥读书的时候,经常经过一个土豪宅第,土豪经常请包公和他同学李某进去做客,还留饭,包公次次拒绝了。

有一次,土豪特备酒宴,郑重邀请包公和李同学去府上吃饭,李同学觉得盛情难却,想接受,包公却一口回绝,他对李同学说,将来我们万一学成,回乡做官呢?吃人嘴软,都是要还的!

李同学在他的说服下,也一起拒绝了土豪的邀请。说来也巧,许多年以后,包公真的回家乡做官了,合肥当时称庐州,他任庐州知州,由于以前没什么牵累,凡事都能公正,廉洁奉公之名由此起。

https://p4.ssl.cdn.btime.com/t011fe67bf7351b539b.jpg?size=559x388

包公在端州的廉洁故事,曾深深打动了许多人。端州是今天广东肇庆,端州产名砚,是历朝贡品,地方特产,又是贡品级的宝贝,地方官当然会借此做文章,他们往往以多出数十倍的数目征收端砚,然后拿着这个宝贝去打点京城的大老爷们,为升官铺平道路,而且乐此不疲。

包公任端州知州,却自断这一升官捷径,他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将贡品以外的征收数目全部减去,京城老爷们要,一律不理,老百姓负担减轻了,因此记住了包公。而且,他严于律己,当了三年知州,"岁满不持一砚归"。历代这样的官吏少之又少。

包拯最恨以权谋私,宋仁宗面前的红人大臣张方平,廉价套购商人的住宅,利用权力渔利,包公弹劾张方平,一次没下台,再弹劾,直到对方罢官。他任开封知府时,那些皇亲国戚都不敢像往日一样耀武扬威,为什么?怕包公,包公从不因为对方是皇公贵胄而稍微忌惮手软,他毫不留情。

https://p1.ssl.cdn.btime.com/t0100e4df9b4a93bb75.jpg?size=572x387

他对于自己的亲人也是如此,谁也别想在他那里通过以权谋私捞到好处,因此,"故人、亲党皆绝之",离他而去。在人情和关系远胜过国法纲纪的官场,包公门可罗雀,显得那么孤立。但是,他孤独一生,却让历代的人们永远地记住了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