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公元208年,曹魏军团在统一中国北方之后起兵五十万余进攻江南,想一举突破长江天险,成就统一中国的大业。面对北方的大兵压境,江南的另外两股势力孙权和刘备面临着生死抉择,要么投降,要么等死,当然,还有一个机会,那就是两家联合起来,跟曹军一拼,也许还有一丝机会,于是在周瑜和诸葛亮等人的主持之下,双方签署了联合作战的协议,并在赤壁一带展开了激战。最终东吴水军都督周瑜利用火攻烧赤壁,曹操大败,逃回到北方。
http://p3.pstatp.com/large/31e9000520e63779c4d5
这场战争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也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不过对于这场战争,很多细节并不是《三国演义》讲的那样的,在民间和学术界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比如双方的兵力到底是多少,比如战争地点,比如诸葛亮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等等。
我们先来说说双方的兵力。
说到赤壁之战,大多数网友都觉得,曹操是派了八十万大军出战的,不过对于这一数字,了解当时历史的人都知道,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三国时期因为长期战乱,曹操当时占据的北方总共才有300多万的人口,如果减去50%的妇女,再减去50%的老幼病残,实际能够当兵打仗的人大约只有70~80万,这70~80万不可能全部去当兵,也不可能全部派到赤壁去,所以说曹操能有35万左右的军队就是极限了。
http://p3.pstatp.com/large/31e9000520ebee8d5cff
而在东征进抵赤壁的曹军总兵力可能只有7万人左右。
对于孙刘联军方面,按照《三国志》的明确记载,是孙权给了周瑜3万人马参战,这个不存在争议。至于刘备一方,则多数以诸葛亮自己说刘备1万加刘琦1万合计2万为准。所以这个5万人参战的数字应该是没有水分的。
http://p1.pstatp.com/large/31ed0003b844f0d1e49a
那么以5万人战胜7万人,虽然可以算是以少胜多的战例,但是双方兵力对比并不算悬殊。
另外就是这场战争的地点。
曹操的部队和孙刘联军确实是在赤壁打过仗,但那只算前期热身,双方真正决战,并造成曹军大败的战役是发生在乌林。当时曹军的船与军营是在北岸的乌林,而黄盖的大火烧的是就是长江北岸的乌林,而不是赤壁。
最后我们看看“草船借箭”和诸葛亮的故事。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就是赤壁之战的神,他不仅舌战群儒、游说孙权、智激周瑜、草船借箭甚至借到了东风。拥有如此的本事,这不是神仙是什么。
http://p1.pstatp.com/large/31f20004c338a63a8745
不过真正历史上的诸葛亮只是一个很优秀的外交家加政治家。我们不能说,是诸葛亮以一人之力左右了孙刘联合,但确实是因为诸葛亮的出色表现让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为主帅,出兵三江口,联合败军落魄的刘备,与曹操决战,并最终战胜了曹操!
除此之外,至于《三国演义》里写的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包括周瑜打黄盖等等都是虚构的。
http://p3.pstatp.com/large/31ed0003b87f8ac9874d
三国历史上确实出现过草船借箭,但主角是孙权,跟诸葛亮毛关系都没有,还有火烧乌林的东风,这个确实有,但那只是自然现象,同样跟诸葛亮没有关系,因为他不是孙悟空,也不是西游记里的风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