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雍正的皇位谋夺之谜

(2016-03-08 11:28:02)
标签:

知历史

历史

文化

分类: 野史秘闻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皇帝,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康熙第四子,母德妃乌雅氏,年号雍正。在位时期,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一系列铁腕改革政策,对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去世后庙号世宗。

 

随着近年来荧屏上清宫剧的热播,观众们在对荧屏的情节感到意犹未尽的同时,也开始对里面的历史真相打了一个大问号,而在清朝里众多谜团中,恐怕康熙朝的“九子夺嫡”是最为瞩目的。

民间往往流传雍正的皇位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夺来的:雍正擅改康熙遗诏等传闻更是不胫而走。一般有“遗诏说”与“威逼说”。

“遗诏说”中民间最为流传的说法是:遗诏中原本写的是“传位十四子”(十四子即胤禛的同母弟胤祯,后改名胤禵、允禵),而胤禛则买通了康熙帝的大臣隆科多,让他在康熙帝弥留之际篡改了诏书。具体的篡改内容,也有好几个版本。一种说法是“十”改为“于”,由“传位十四子”变成了“传位于四子”;第二个版本是说在改掉“十”字的同时还改了名字,说遗诏的原文是“传位十四子胤禎”,由“胤禎”改为“胤禛”。

 

 

在此我们对“遗嘱说”进行解密,首先这份康熙帝的“遗嘱原件”如今位于辽宁省档案馆新馆,“康熙遗诏”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同一内容。其中写有“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这皇四子就是雍正。同时清代汉文诏书中用的都是繁体字,“於”字和“十”字在字形上相去甚远。所以可证遗诏里的继承人是雍正。

而“威逼说”,有的人会说这份遗诏是雍正联合隆科多一起趁康熙帝病重之迹矫作的。对此我们仍有证据,《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三百》记载“上因圣躬不豫,十五日南郊大祀,特命皇四子和硕亲王胤禛恭代”“上疾大渐....召皇三子皇七子、皇八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二子、皇十三子、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在康熙在病重前几天就已经派雍正去南郊祭天,历来祭天都是只能由皇帝主持,由此可见此时康熙已经承认了雍正的继承人身份。而康熙宣读遗诏之际,雍正正在祭天反而没能及时回来,而其他皇子则都在现场听读了遗诏。所以可证雍正并没有威逼康熙,矫作遗诏。

那既然如此,为何民间都传言雍正的帝位是谋夺呢?这与雍正的性格和政策有关。首先雍正在位期间大捉吏治,同时大兴“文字狱”,而这些文人跟官员起到了引导民间舆论的作用。其次,在众皇子里雍正可以说是一个普通的,他没有同母弟皇十四子杰出的军事,也没有废太子嫡长子的血统,更没有皇八子可以与康熙比肩的威望,可以说雍正的锋芒实在是太弱了。不得不说这与雍正沉默寡言的性格有关,但同时这也是雍正一种韬光养晦的手段,要知道康熙的儿子有35个之多,其中有九子都是非凡之辈,为了大清皇位,九子在明争暗斗。废太子抱怨康熙在位过长,而对父皇的“下蛊”,八皇子在朝中党派甚多,有“八贤王”的美誉。康熙看到爱子们为夺皇位骨肉相残,很是悲伤。而此时沉默寡言,做事能干却懂得隐藏锋芒,在表面上团结兄弟的四皇子引起他的注意。

康熙最终在众王子中选择雍正为皇位继承人,而雍正在位期间也起到“上承康熙,下启乾隆”的作用,用自己的功绩证明了他父皇的眼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