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容斥原理的相关总结归纳!!!!

(2019-10-30 10:51:46)
标签:

2018年春季暑假

崔老师初中数学

童老师数学

武汉三镇上门授课

奥数

分类: 小学奥数

容斥原理

容斥原理:包含两种类型,第二种类型包含一种新题型(我把它看成第三类)。

第一种类型:是两项比赛的。

参加总人数=参加A比赛的人数+参加B比赛的人数-两项比赛都参加的人数

全班总人数=参加总人数+什么都不参加的人数

两项比赛都参加的人数=参加A比赛的人数+参加B比赛的人数-参加总人数

两项比赛都参加的人数=参加A比赛的人数+参加B比赛的人数-(全班总人数-什么也不参加的人数)

 

所以上面两种比赛的题型,需要看清楚,到底是全班所有人都参加了,还是有一部分人什么都不参加的。

 

简而言之:

 

全班总人数=参加人数+不参加人数

参加人数=A+B-同时AB

同时AB=A+B-参加人数或者A+B-(全班总人数-不参加人数)

 

第二种类型:参加三项比赛的。

全班总人数=参加人数+不参加人数

参加人数=全班总人数-不参加人数

 

参加人数=A+B+C-同时AB-同时AC-同时BC+同时ABC

 

第三种类型:如果题目当中出现了“只参加某某比赛”出现了“只”这个字眼。那么都是需要通过画出图来标上字母,再把题目的条件翻译成含有字母的方程,然后再通过扩倍,加减等方式算出题目的字母,进而求出答案。我一般说成:1、把文字翻译成方程、2、解方程。

 

 

补充拓展

关于方程中字母个数与方程个数的关系

 

1、当字母个数≤方程个数,那么这个方程可以直接解出来;

2、当字母个数>方程个数,那么这个方程只能通过讨论,得出解,而且必须结合实际的条件,比如说是整数啊,什么范围啊。

 

上面的第三类,出现了字眼“只”的,一般都是翻译成7个方程,刚好有7个字母,所以是可以解出来的。

7个字母:只参加A的,只参加B的,只参加C的,只参加AB的,只参加AC的,只参加BC的,只参加ABC的,一共是7个不同部分。当然如果出现了,什么都不参加的人,那么就是8个字母,当然也可以对应列出8个方程,所以还是可以直接求解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