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让钱帮你去赚钱!

结果,听得入神的老婆气得大发雷霆,把蛋拿起来往地上一丢,顿时,美梦立刻破碎!
所谓资产,就是买了之后,还可以帮你生财,能把钱持续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而负债,就是用了就没了,只是把钱从你口袋里取走。如果想变富有,你需要习惯性地选择购置资产,而穷人没有这个观念,因此不断买入负债。也就是说,一般人因为常分不清楚资产和负债的差别,而一再买入他们以为是资产的负债。这就造成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终其一生都在财务的泥沼中挣扎。
很多主妇早已知道通过消费方式的改变也能致富。她们选择市面上许多消费者联盟、和消费者合作的超市、健康生活馆,其采用会员制,大量锁住流通渠道。该产业致力于安全、健康且不污染河川的环保产品的研发,它们将大量替代来路不明、易致癌的化工产品。
消费应该是聪明的,在22世纪,我们也能因为消费而致富。如果产品本身价格一样,甚至物超所值,又把一定利益回馈给消费者,我们大可介绍亲友,影响亲友的亲友们,让他们都来消费,这样就进入了倍增市场。如果因此建构了一个月循环的消费系统,我们也造就了一个零风险的月现金收入系统,从而可以获得一份因消费形态改变而拥有的持续收入。
第一,凡是不可持续的,就不值得羡慕。
一个关于财富的课程中,台上的演讲者问台下的听众:“知不知道什么是有钱的定义?”听众当场愣住,有钱的定义不是钱很多很多吗?演讲者摇摇头:“如果你认为拥有金钱就叫有钱人,那表示你不懂什么是财富的定义。”
真正的有钱人,是拥有健康、有时间花钱的人,而拥有财富的定义如何界定呢?那就是先了解在全家都不工作的情况下,原来的生活水平可以维持多久。
演讲者表示:“有钱的定义是:当自己不工作,或失去手头的工作时,还可以让自己及家人衣食无忧地生活下去。”听众当场傻眼,不工作,还能继续生存?这是所有学校都没有教过的。
演讲者暗示说:“当有钱人不工作时,他们仍有之前投资的基金、股票以及房子的租金,最重要的是企业的系统日夜不停地运作,等等,所以有钱人每天打高尔夫球,每个月都还有上千万新台币的收入。”
拥有金山跟银矿,其实不值得羡慕。与其选择万贯家财,倒不如选择一个会持续冒出钱的杯子。“持续冒出钱的杯子”,这就是持续收入的概念。
“赚多少钱不重要,能赚多久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穷尽一生之力,几乎沦为工作的机器,却一辈子无法致富。那些买乐透、赌博,以为一夜就能致富的人,他们也达到致富的目的了,不过,注意,是帮助那些彩票投注站或赌场致富。想要致富,其实没那么困难。收入是心理状况的测量数据,周遭的环境只是大脑价值的投影,简单地改变大脑的思维,我们就会大幅改善收入状况。
想想你目前的工作能帮自己带来几次报酬?你卖的东西是一生能用几次的?你今天找的客户,是不是明天还会来消费?很多种选择,事实上是可以让你多次获利的。例如:词曲的作者得到报酬、持股的营销顾问收费、房东收租金、发明者注册专利、架设网站的人日夜收点击费用、超市收渠道宣传费、企业家架构系统来收加盟金、商家进行直销、保险经纪人建构组织及扩大系统等许多情况,都有可能持续带来报酬。
做一次生意,领一次报酬,还是领N次,你选择哪一种?
第二,彻底改变收入结构。
收入结构才是决定这个家庭是富有还是贫穷的关键因素。
大部分的家庭通过工作获得的收入是占绝大部分的比例,约95%的收入都是来自上班所获得的薪水这个部分。在不工作时获得的收入,如利息收入、房租收入、退休金、版税等,一般家庭在这个方面的收入比例就低一些,大约只有5%,甚至没有这样的收入。
因此要改变收入结构,我们就必须增加“不工作时的收入”。若能将原本只占约5%的不工作时的收入提升到95%以上,我们就可以拥有真正的财富,并且打造一个永不缺钱的计划!
第三,全家至少有一人要创造持续收入。
每辆车都有第5个轮胎,就是备胎,你有为家人准备“持续收入”的备胎吗?
家庭里有两种角色,照顾者和依赖者。负担家里的生计,赚钱回家养家口的,属于“照顾者”;另一种没有工作能力的角色,就属于“依赖者”。风险总是无所不在,如果很不幸,照顾家庭的人出事了,这家人将会陷入贫穷,甚至过不下去!因为照顾者倒下来而使全家顿失依靠,需要社会救济,这样的现象在台湾屡见不鲜。
其实,不需要发生意外,只要有一天照顾者被老板辞退,失去收入来源,全家的经济重心就会顿时失衡。注意,大部分的照顾者每天辛勤工作,长期下来,身体极有可能不堪重负,因此,往往最早倒下来的都是照顾者。
聪明的家庭知道未雨绸缪,甚至可以让照顾者不那么辛苦。彻底改变收入结构,追求持续收入是唯一的选择。因此,要远离贫穷,全家至少要有一个人创造持续收入。
第四,影响世人脱离贫穷,共同创造持续收入。
人在顺境中,一定要想想危机在哪里!什么时候创造出持续收入,你就能在什么时候脱离贫穷。趁自己还有体力与业余时间,赶快为自己或家人至少累积一份持续收入吧!投资收益、版权收益或系统产生的利润,都属于持续收入的一种。
一些人因为上班收入不稳定,下班之后还要辛辛苦苦干第二份工作,但别以为这样可以让他们远离贫穷。再提醒一次,无论兼几份工作,靠工时收入绝对无法帮你摆脱贫穷。凡是不可持续的收入,再高都不值得羡慕,超时工作,以健康为代价去追求更不值得。
聪明的人,知道利用闲暇时间,帮自己找到一份持续收入。为了避免M型社会的崩塌现象,我们有义务告诉周遭的朋友,要想尽办法拥有持续收入。这是一份使命感,也是对社会的一份责任。
从前有两座山,一座山上住着“一休”和尚,另一座山上住着“二休”和尚。山上没有水。每天一休与二休都需要到山下来挑水,两人很快成为好朋友。
某一天,二休去挑水时,发现一休竟然没出现,他想,或许一休生病了。第二天,二休再去挑水,一休还是没出现,二休就开始担心了,决定去探望一休。上山后,他发现一休正在大树下打太极拳。二休很惊讶地问道:“一休,为什么你没有挑水还有水喝呢?”
一休回答说:“这3年来,我每天挑完水,都会利用零碎时间来挖井。现在我已经挖好一口井,井水源源不绝地涌出,从今以后,我再也不用下山挑水了!我还可以省下很多时间,做我喜欢的事。”
因此,一休从此不用再挑水,二休却依然不能休息。这就是“一不做二不休”的由来。
选择比努力重要。这个故事不禁让我们思考:我们目前的工作是在挑水(获得暂时收入),还是挖井(获得持续收入)?
当财富来临时,它们来得如此快,如此多,让人们不禁惊觉:这些年来,这些财富都躲到哪里去了?
纽约的街头有许多乞丐。有一位破产的企业家已消沉许久。一天,他带着一箱铅笔、写着“每支1美元”的广告牌及装硬币的盒子,开始在街角贩卖当年放在仓库已久的铅笔。
一位年轻人经过企业家的身旁,拿了一支铅笔,忘了给硬币就离开了。破产的企业家已走到人生谷底,因此也不以为意,直到身边一位小提琴手提醒,他才漠然地望一望那个没有硬币的盒子。
后来,一位商人走到企业家的身边,弯下腰来拿起几支铅笔,又放了一些硬币,随口说了一句话:“哦,我们都是生意人啊!”然后他就从企业家的身边悄悄走开了。
破产的企业家突然被这句话惊醒。“我们都是生意人啊!”他收起沮丧的心情,重新振作起来,结果创办了更庞大的企业集团。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们正在往哪一个方向移动。
关于致富秘密,已经成功帮助数十人成为富豪,甚至帮许多负债的朋友,借着观念与行为的转变,重拾财物自由。面对M型社会的来临,每个人都应检视手中的资源,懂得掌握趋势,聚众,将负债变资产,再放在杠杆的着力点上。我们还应当学习亿万富翁的特质,懂得借力,或加入一个团队,与成功者分享财富,最后,我们会惊觉,钱,是自己会流进来的。就像《人生四大秘密》一书所说的:“当财富来临时,它们来得如此快,如此多,让人们不禁惊觉:这些年来,这些财富都躲到哪里去了?”
思考并执行本书中所有的致富秘密,将帮助我们加入亿万富翁的行列,轻易得到富足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