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上)
(2018-03-09 19:18:15)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人们之所以为金钱问题犯愁,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是这样的:量入为出(赚多少,花多少),或者更常见的是,入不敷出(赚的少,花的多)。
在筹款那段时间,我认识了大卫·格兰特CBE(David Grant CBE),他是达勒姆郡的前任陆军中尉,有一次,我问他如何避免入不敷出,他给我的建议很明智:“如果你买不起一些东西,那么就面对现实——买不起就不要买。如果你认为自己刚好可以买得起,仍然不要去买,只有当你确定自己完全可以支付得起时,你再试图去买。”
财富的附加值
直到亲自进入这个“形象代表一切”的圈子里时,我才真正明白大卫·格兰特所讲那些话的意思……我开始迷上那些昂贵的豪华轿车。昂贵是相对的,我认可这一说法,但我更相信,人们会通过我车的品牌来衡量我的身价和地位,所以我把自己原先的那艘船卖掉,换了一辆大奔。我必须要说,在头几个月里,我的生活确实变得与众不同——有很多羡慕的目光,大家也都这样评价我“他一定很富有”。
之后,我的车还需要很多后续的保养。我记得,当我看到服务费用清单时,我就想:“这些钱都够我再买一辆车了。”在一些羡慕的目光和评论之后,我的虚荣心得到很大的满足,并且我仍然面带微笑。然而,直到我的车需要更换一组新的轮胎时,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我的车抛锚了,汽车的翼板也需要重新喷漆,当初的那种骄傲感和愉悦感开始消失。就在我感到十分失落时,汽车公司出台了新的方案,我还需要为我的旧车支付三年的费用。
然而,还有更糟糕的,因为当你拥有这种牌子的汽车时,人们会以为你是“特别富有的”人。人们期望我是购买新产品的第一批人,当需要为各种活动集资,发动人们捐赠物品时,那个人也总是我,人们把我看成是这些活动的灵魂人物。你现在阅读的这些内容在后来也一直陪伴着我,我承认——我过不起这种生活!
回头看看那些时光,我不禁感到可笑——其实那都是别人的想法,而且,一旦我把形象塑造成那样,就难以回头,只能坚持下去。关键是,我的妻子和孩子并不在乎这些,我真正的朋友也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