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媒体

(2017-10-19 19:12:54)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段鑫星译著

我们上面讨论的大多数媒体都有悠久的历史,就连电视也已问世半个多世纪了。然而,新媒体只是近些年才出现。尽管如此,新媒体却对今天青少年和初显期成人的生活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珍·布朗——一位杰出的媒体研究者就称之为“新媒体时代”。

他们是这样成长的一群人:他们坐在电脑屏幕前敲击着键盘学习英语;他们不在院子里不在大街上而是在虚拟的世界中打游戏;他们和陌生人在网络聊天室畅谈;他们为自己和朋友们录制唱片。这些孩子们成长的新媒体环境与他们父母的成长环境大相径庭,因为“新媒体时代”与其他任何时代相比更加便捷,更加合作,更加容易掌控。 (Brown, 2006, p. 279)

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给年轻人的生活带来全新意义的两种重要新媒体形式:互联网和手机。

 

互联网

过去的几十年中,互联网快速蓬勃发展,遍布整个工业化国家。一项针对美国青少年的调查显示:90%的年龄在11~18岁的青少年称他们在学校上过网,其中1/3的人称他们几乎天天在校上网 (Robert et al., 2005)。将近90%的人说他们拥有个人电脑,其中80%的人联网,一半的人几乎天天在家上网。14-18岁年龄段的青少年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为50分钟 (Hellenga, 2002)。青少年较成人会更频繁地使用互联网 (Anderson, 2002)。如图12.3所示,互联网是他们最喜爱的媒体形式,从图中可以看出,他们喜欢互联网的程度甚至高于电视和音乐。在其他工业化国家,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情况也相类似 (Anderson, 2002)十年前,由于信息技术的利用不平衡,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使用互联网方面存在“数字鸿沟”,但是时至今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数字鸿沟”正在逐渐被填平 (Roberts et al., 2005)90%来自高经济地位家庭的青少年都拥有个人电脑,但是即使是低经济家庭,也有80%的人拥有个人电脑,而且几乎所有的电脑都已联网。90%的白人家庭的青少年拥有个人电脑,但是就连78%的黑人家庭和80%的拉丁族家庭也拥有个人电脑,同样,几乎所有的电脑都已联网。男孩天生比女孩更喜欢上网,但是近几年这种性别上的数字鸿沟也在逐渐消失 (Hellenga, 2002; Stern, 2002)。电脑和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如今已渗透工业化社会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殊不知,生活已经被网络“润物细无声”的改变着!(Anderson, 2002)

青少年因为各种目的使用互联网。正如你们看到的图12.4,上网最常见的用途就是搜索信息(通常为了学校的某个项目),但是发邮件和网上聊天也是通常人们上网的目的。青少年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喜欢聊天。将近40%11~20岁的人说他们每天或每周都要访问聊天室 (Hellenga, 2002)。除了“娱乐”和“兴趣组”的聊天室之外,他们还特别喜欢“关系和生活方式”的聊天室 (Robert & Foehr, 2004)。然而,很多人只是和自己的朋友聊天,他们通过IM(即时通讯)这种方式让多个朋友同时参与共享网络交流。美国大约1/3的青少年每天使用邮件和IM聊天 (Roberts et al., 2005)。女孩们多因社交原因如发邮件或访问聊天室而上网,男孩们则更喜欢上网打游戏或下载歌曲 (Anderson, 2002; Hellenga, 2002),但是这种差异并不十分显著 (Roberts et al., 2005)在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方面,互联网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只听见几声咔嗒声,你就可以在网上获得任意主题的一长串信息。正如前文提到的,搜寻信息是青少年上网最常见的目的。互联网有如此巨大的潜能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水平,为他们打开一个广阔的求知空间,所以学校都愿意联网。

然而就像其他媒体,大多有关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研究都在关注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不是积极作用 (Livingstone, 2003)。无数的潜在威胁都已和青少年上网联系起来。如青少年非常喜爱的聊天室虽然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锻炼社交技能的机会和自由空间 (Hellenga, 2002);但是,聊天室也常常出现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泛滥的色情内容,如成人之间的性掠夺。有关互联网还出现过一些恶性事件,典型的有青少年女孩和某个男人网恋见面后不是被性侵犯,就是被强奸,更甚者被杀害。一项以“在线受害者”为主题,以10~17岁经常上网的青少年为被试展开的调查研究中发现:

²  1/4的青少年表示他们在上网时看到了自己不愿意看到的性画面(可描写为一些裸体图片、正在做爱的男女);

²  1/5的青少年表示他们收到了性邀请,可描写为提供性服务或有关性的信息;

²  3%的青少年表示他们收到了“攻击性邀请”,可描写为要求通过邮件、电话或见面保持性联系。

当然,并不是所有青少年的网上性经历都是不情愿的,性也是他们上网搜索的信息之一 (Stern, 2002)。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的青少年愿意上黄色网站 (Hellenga, 2002)。成年人包括青少年在内,黄色网站都是他们经常访问的网站。

另一项对互联网和青少年的关注是学术欺骗。尽管互联网能为学校课程提供百科全书式的丰富信息资源,但是青少年也可以在网上买到事先写好的论文以应付学校作业 (Anderson, 2002)。这也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还有关注称:互联网加速了青少年和初显期成人的社会隔离 (Nie & Erbing, 2000)。但是相关研究却表明:互联网消除了大多数青少年和初显期成人的社会隔离,加强了社会联系 (Sundar, 2000)。例如:对一个刚高中毕业的青少年进行3年的追踪研究发现,邮件和即时通讯可以帮助他们维持中学时代的友谊 (Theil, 2006)。当然,有一些人“孤独”地沉迷于网络世界,减少了与他人直接的社会接触也是可能 (Griffiths, 2006);但是,对大多数的青少年和初显期成人来说,因特网的社会作用是积极的。

因特网的另一积极作用是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进行社会交流和学习“同一性扮演” 的机会,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中的角色扮演意识增强,他们在同一性危机中往往没有最终定位,所以,网络能使他们尝试根据自己的性别、个性特征和谈吐风格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 (Theil, 2006)。有些青少年在自己身边找不到同甘共苦的同伴,可能会在网上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例如:全国同性恋、变性人青年联盟就建立了一个网站:http://www.outproud.org,网站上载了一些出柜故事,有关性取向的刊物,还有一个提供各种话题的“中学论坛”聊天室。因特网,就像其他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青少年的发展有利有弊,关键是看其内容是什么以及如何使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