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社区服务
(2017-09-25 00:43:33)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青少年和刚刚成年的人除了做一些有薪酬的工作,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做志愿者劳动,这些劳动只有很少或者干脆没有报酬。学者们把这种工作成为社区服务(Community Service),因为它本身就是指年轻人为自己所住的社区做志愿劳动而不收取报酬(McIntosh, Metz, &Youniss, 2005; McLellan & Youniss, 2003; Yates & Youniss , 1996; Youniss & Yates, 1997,2000)。
在美国,愿意做志愿者的人是其他任何西方国家的两倍(“Helping Hands,”2001),这些人中绝大部分是青少年。根据MTF的调查,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直到2000年,大约有22%的高中高年级学生报告曾每周或每月参加志愿劳动,此外,还有45%报告自己每年都参加这项活动(Yates & Youniss, 1996; Youniss & Yates, 2000)。把这两个数字结合起来,那么可知三分之二的美国青少年至少每年参加志援劳动。这项服务包括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给流浪者提供食物,清洁公园、运动场,收集钱币、食物和衣物捐给穷人。通常,这些活动是在一些社区组织组织和指导下进行的,这些组织包括宗教组织,4H,男生和女生童子军,还有男孩和女孩俱乐部。此外,地方的和联邦政府也通过各种努力,推进青少年参加社区服务。大约30%的美国高中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参加某种社区服务(HERI, 2005; Metz & Youniss, 2005)——非自愿的志愿劳动,也许可以这么叫它。
对青少年和社区服务的研究集中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上:参加志愿劳动的青少年性格是什么样的?志愿劳动对青少年又有什么影响?
青少年志愿者对个人能力保持较高敏感度(Bloom, 2000),在他们受教育过程中,个人目标和学业表现都比其它青少年要好(Johnson et al.,1998)。他们志存高远,并且认识到现实中自我和理想中自我的高度统一性,这方面他们的表现也强于其他青少年(Hart & Fegley, 1995)。因此,他们比其它青少年更渴望帮助他人,并且能更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也就没什么奇怪了(Yates & Youniss, 1996)。调查显示,参加社区服务的青少年,他们的父母至少有一个也经常参加(Tierney & Branch, 1992。这些父母通过参加社区服务,不仅给孩子提供了一个社区服务的榜样,还给青少年的参与创造了机会(Yates & Youniss, 1996)。
对绝大多数青少年而言,从事社区服务,同时受到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当然,他们经常是被这样的集体主义价值观鼓舞的:想要帮助他人,或者想要关心那些比他们自己更不幸的人。除了想要帮助他人,还因为这些活动带给了青少年个人满足感,他们乐此不疲。正如亚特斯和尤尼斯(Yates & Youniss, 1996)指出,可能由于参加社区服务“要求个人在活动中投入精力,使帮助他人成为自己的身份之一,这种意识已经被理解,并被认为可以使人感觉良好。”(p.91)
学者们研究得出:社区服务是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主要诱因。通过参加这些活动,青少年开始变得更加关注社会事务,并发展对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独立见解(Flanagan et al., 1998; Johnson et al., 1998; McIntosh et al., 2005; Metz, McLellan, &Youniss, 2003).。亚特斯和尤尼斯(1997, 2000)研究了在慈善机构志愿帮助流浪者的案例,可以作为这些作用的一个例证。
在一年的服务中,青少年开始重新评估自己,与那些无家可归的人相比,他们有多么幸福!而且也看到了自己作为社会的生力军,将要为社会变革而工作,有望解决那些流浪者的问题。此外,这些青少年开始把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和那些流浪者联系起来,例如与付得起的住房和工作培训相关的政府政策的关系。由此,他们的参与使他们作为美国公民,变得更能够针贬时政,对美国政府的政策更加不满,同时更多地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他们想要解决美国社会存在的这些问题。
研究表明:志愿工作对青少年产生了长期影响。总的来说,那些参加志愿劳动的青少年对政治活动表现得更加积极,像成年人一样愿意积极参加社会组织( Sherrord ,Flanagan ,&Youniss, 2002;Yates &Youniss, 1996)。当然,这些研究并没有显示青少年参加社区服务促使他们在成年之后仍然愿意做志愿者。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在参加社区服务的原因上,青少年志愿者已经和他们的同龄人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