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情感上的地位:高的更高,低的更低
(2017-05-14 18:06:48)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在经验取样法的研究中,青少年们指出他们最快乐的时光是与朋友们在一起,并且他们普遍认为跟朋友在一起比跟父母在一起快乐(Larson & Crouter, 2002)。拉尔森和理查德(Larson & Richards, 1994)分析了产生这种情况的两个主要原因,其一是在密友的身上青少年能投射出自己的情感。一个7年级的女生是这样描述她的朋友的:“她跟我对同一个事物的感觉相同,她能理解我的意思。大体上她能和我的感觉相同……就算不同,她也会说‘耶,我明白你在说什么’”(Larson & Richards, 1994, p.92)。这个女生和她朋友都参与了经验取样法研究,当她们在一起时瞬间的情绪总是相同并且是积极的。正如我们在上一章提到的,这与跟父母在一起时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青少年跟父母在一起经常是带有消极的情绪,并且他们之间存在一个很深的裂缝,往往是父母很享受在一起的时光,而孩子们却心情低落想干别的事情。
拉尔森和理查德提到的青少年更喜欢与朋友而不是父母在一起的原因是,青少年感到跟朋友在一起可以很自由和开放,跟父母在一起几乎不能如此。也许这是朋友的本质所在——朋友接受与肯定的是真正的你。对于青少年而言,有时这意味着可以和朋友谈谈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感受,甚至是刚刚萌动的恋情。有时这意味着可以有一点疯狂,把周围搞得一团糟,释放年轻人活力。拉尔森和理查德提到当青少年互相嬉戏时总能捕捉到那种狂喜所带来震撼力量的瞬间。有一个场景是:一群男孩在一个后院玩耍,他们拿着水管互相喷水,嬉戏,大笑。另一个场景是:几个女孩深夜在乒乓球桌上跳舞,拥抱大笑。正如图表8.2所示,青少年朋友们间的愉快时光在周末时达到顶峰,拉尔森和理查德(1998)称之为青少年“一周的情感最高点”(p.37)。
当然,青少年的朋友关系不都是情感支持和美好时光。在经验取样法研究中,朋友不仅仅是青少年最积极情感的来源,也是他们最消极情感的来源——愤怒、沮丧、悲伤和焦虑。青少年对朋友强烈的依恋与信赖是他们的感情上容易受到伤害。他们非常担心朋友们是否喜欢他们,他们是否受欢迎,拉尔森和理查德(1994)观察到“第三者问题,误会和冲突的结合是青少年社会生活中一个常见的部分”(p.94)。例如,当一个男孩在与朋友的约会中迟到了一个半小时,他的朋友会生气的拒绝他并好几天不理他。这段期间,这个男孩会很长时间自己一个人待着,感觉很自责——“我会一直想这件事并感到不安”(p.95)——直到他们和解。但是总的说来,在青春期与朋友在一起的积极情绪要比跟父母在一起更多,并且整个青春期,与朋友在一起的愉快感与日俱增(Richards et al.,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