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时期青少年的家庭生活
(2017-05-09 08:46:38)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大萧条是20世纪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它以1929年美国的股票大跌为起点,然后迅速席卷全球。1932年是美国处于大萧条最为严重的一年,股票价值跌到只相当于1929年的11%,成千上万的公司倒闭、银行关门、家庭破产(曼彻斯特,1973)。有三分之一的成年男子被解雇,无家可归和营养不良的现象随处可见。平均每个家庭遭受了收入下降40%的重创(Elder,1974/1999)。
这样的历史事件对于青少年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社会学家Glen Elder和他的同事根据一个以20世纪30年代初就开始的对一些家庭的追踪研究得出了一组很有价值的数据(Elder,1974/1999; Elder,Caspi,& Van Nguyen, 1986;Elder, Van Nguyen,& Caspi,1985)。这项研究追踪调查了167个家庭:这些青少年出生在1920-1921年,1932年,他们11-12岁,到1939年,他们18-19岁。同样的调查还在20世纪50年代以及20世纪60年代开展过。所有的家庭都是白人家庭,而且过半的家庭在大萧条之前是属于中等水平的。
这些家庭因大萧条遭受的经济损失而变化巨大,很多学者对缺少食物的家庭和食物充足的家庭进行了比较。大多数缺少食物的家庭收入比1929下降一半甚至更多。食物充足的家庭收入比1929年平均下降了约20%——这样的损失当然是重大的,但是其毁坏性程度没有缺少食物的家庭那么严重。
经济困难对青少年的家庭生活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大变动使得家庭关系变得紧张,尤其是在缺少食物的家庭。这些家庭的父亲因为不能找到工作养活家庭而感到挫败和惭愧,这也导致他们和妻子还有儿女的关系恶化。父亲一般对儿女更为苛刻,易怒,对妻子就像对儿女一样暴躁。父亲越是这样,儿女就越容易在社交和心理健康方面遇到问题。
对于其他的家庭成员,经济拮据的影响更为复杂多样,在某些方面具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积极效应。在缺少食物的家庭里,随着父亲地位的下降,母亲的地位通常会上升。一般情况下,在缺少食物的家庭,对于青少年而言,母亲比父亲更有力量,更为支持和吸引他们。
经济困难往往能使青少年在很小的时候就有成人的责任心。对于14-15岁的青少年而言,缺少食物的家庭中出生的青少年更愿意去干兼职——大概有三分之二的男孩和差不多一半的女孩。例如,在Elder’s 的研究中,一个男孩放学后在学校的咖啡厅洗盘子,然后监督六个送报纸男孩的工作。女孩通常照顾小孩或在当地商场里干活。这些青少年的兼职收入通常用来贴补家用。缺少食物的家庭也会要求青少年干更多的家务活,尤其是女孩,部分原因是这些家庭里的母亲也要出去挣钱。食不裹腹家庭里的孩子比食物充足的家庭里的孩子结婚要早一点。
早一点担起家庭的责任对青少年的影响往往是正面的。在工作中,他们有这样的表现:用钱更为理性有责任,精力更加旺盛和勤奋。一般而言,在食品匮乏家庭里出生的孩子认为他们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尽管他们在很小的年纪就要担负起一定的责任,但是那些责任对他们的家庭来说非常重要并且意义深远。
然而,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在物质匮缺家庭里出生的女孩。这些女孩表现出很深的忧郁,较低的社会能力,与衣食无忧家庭的女孩相比有很大的不适感。这些影响在那些感觉被家庭忽略的女孩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食物匮缺家庭里的女孩比起其他女孩更难参加诸如约会这样的社会活动,部分原因是她们需要承担很多的家务。
综上所述,Elder’s 的研究结果表明了历史事件和青少年家庭生活之间发生了复杂的相互作用。也显示了即使在物质极端匮乏的处境下,许多青少年仍然很乐观而且更加具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