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
(2017-04-25 19:31:46)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有段时间(我继父)尝试,我一直‘尝试’让他做我爸爸,但这并不是一种好方式,而是相当糟糕的一种方式。我觉得他想控制我,但他没有权力这样做。一直以来我都是和妈妈在一起,不想有外人闯入。所以从一开始我就猜对了,我们永远不能真正地融洽相处,而是尽可能地避开对方。”
“(我的继父)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总想帮我们,但我们从来不感激他。我想换了其他孩子也是这样。真的,除非你长大后重新回顾这些时才会觉得‘哇,他真是伟大’。”
在这些看起来与父母离婚后青少年的问题联系最紧密的因素中——父母的冲突、被搅乱了的父母关爱,还有经济压力——你可能认为母亲的再婚会提高离婚家庭中青少年的幸福感(我这里指母亲的再婚是因为通常母亲对孩子有监护权)。假设这位母亲刚结婚,并和新丈夫相处融洽。这位母亲对孩子的照顾可以被期望为更稳定,她在个人生活中也很快乐(Ganong & Coleman,2004)。现在她不必再扮演单亲母亲的角色了,她的新丈夫能帮她照管孩子和家务活。并且由于继父的收入进入家庭财政,经济压力也可能迎刃而解。
尽管有令人愉快的可能性,但是研究发现,当母亲再婚时,青少年一般走向不好的一边。一般来说,再婚家庭里的青少年与非再婚家庭中的同龄人相比,有很大的可能在一段时间里表现出各种问题,包括抑郁、焦虑和行为混乱(freeman,1993; Hetherington & Stanley-hagan, 2002; kasen et al., 1996; lee et al., 1994)。再婚家庭中的青少年也比非再婚家庭中的青少年学业成绩要差(jeynes, 1999)。再婚家庭中的青少年也更容易卷入少年犯罪活动,甚至与离婚家庭中的青少年相比也是这样(dornbusch et al., 1985)。
进一步说,父母离婚后青少年表现出的问题比年幼的儿童要少,但是父母一旦再婚,情况就反过来了——青少年在适应父母的再婚上与年幼的儿童相比会出现更多的问题(hetherington & Stanley-hagan, 2000,2002; zill & nord, 1994)。青春期女孩对母亲的再婚尤其反感(hetherington,1993)。具体原因还不清楚,但一种可能是在母亲离婚后,女孩和母亲发展出一种亲密的关系,而这种亲密被母亲的再婚打断了(hetherington & Kelly, 2002)。
为什么青少年一般不喜欢母亲再婚呢?研究再婚的学者强调,尽管再婚看起来在以上讨论过的某些方面对儿童和青少年有积极影响,但是它同样代表着一种家庭系统的中断,代表着另一种需要去适应的有压力的改变(capaldi & patterson, 1991; Hetherington & Stanley-hagan, 2002)。离婚家庭最难熬的一段时间是离婚后的一年(hetherington & Kelly, 2002)。一年后,家庭成员一般开始适应,两年后他们的关系就能稳步提升,而再婚打破了这种新的平衡。
由于再婚,家庭成员不得不适应一个新的家庭结构,并接纳一个新的家庭成员,而这个系统已经被离婚折腾过了。这种接纳在本质上是不稳定的。举个例子,许多继父和青少年在自己的家庭成员名单上不写对方的名字,甚至再婚两年后也是这样(hetherington, 1991)!当继父进入家庭时,青少年和他们的母亲通常会经历这种“分歧的事实”,当母亲为新丈夫的爱和支持而欢欣鼓舞时,青少年则把他看成一个入侵者(silverberg , koerner , rankin ,et al., 2004)。
青少年对父母再婚和离婚的反应是不同的,父母离婚和再婚对家庭过程和家庭结构的影响应该得到充分认识。一个关键的争议扩展到继父试图对青少年行使权威上(hetherington, 1993; bray & Kelly, 1998)。一个继父试图提醒青少年宵禁的时间是晚上11点或下次该轮到他/她去洗衣店时,可能会得到令他羞愧的反驳“你不是我爸爸”!年幼的儿童更可能接受继父的权威,但青少年倾向于抵制或拒绝(hetherington, 1991; vuchinich et al., 1991; zill et al., 1993)。
除了继父的权威,继父和青少年的关系中还要克服许多潜在风险(ganong & coleman, 2004; visher & visher, 1988)。对呆在家时间少而和同伴们玩得欢的青少年来说,与继父建立一种依恋的确困难。青少年(年幼的儿童也一样)已经能分配忠诚,他们可能害怕与继父建立了依恋会背叛自己的父亲。另外,由于青少年正趋向性成熟,他们可能很难欢迎母亲的新丈夫进入家庭。他们比年幼的儿童更了解母亲和继父之间的性关系并因此感到不安。
以上这些研究都表明,继父和青少年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是一个令人畏惧的挑战。但是,许多继父和青少年都成功地应对了这种挑战并建立了一种充满温暖和互相尊重的关系(ganong & coleman, 2004; Hetherington & Stanley-hagan, 2000)。同样,在初显期成人和继父的关系也在改善(arnett, 2004a)。初显期成人开始把继父看成一个普通人而不是简单地看成继父。一旦他们不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并能控制(或限制)联系的次数时,初显期成人和继父就能更好地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