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男孩到男人(上)
(2017-02-21 11:19:42)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男孩的成年时代是索取,并且是比女孩更广泛的索取,这是两性之间很大的不同之处(Leaviu, 1998)。事实在于,女孩在迈入成人期之前需要展示她学到的技能和品质。在许多传统文化里,女孩子在青少年时期的良好教养为迈入成人期打下基础,从女孩到女人的转变也是不容置疑的。相比之下,从男孩到男人的转变没有相似性,对于男性而言,进入成年期通常伴随着危险和失败。
这里有一个例证,我们很可能会发现许多文化中都有对男性失败者很糟的描述。比如在西班牙,一个失败的男人被认为是很懒惰的。相比之下,尽管有许多对女性的诋毁和歧视,但却没有隐含着失败和懒惰涵义。
所以,青少年期的男孩如何成功迈入成年期而不被认为是一个失败的人呢?人类学家大卫·吉尔莫(David Gilmore, 1990)写过一本书,名叫《成为一个男人:男性的文化内涵》(Manhood in the Making: Cultural Concept of Masculinily),书中他站在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他得出的结论是:在很多文化里,青少年期的男孩在被认定为是男人之前,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给予(provide)、保护(protect)和生育(procreate)。他必须保持节俭的意识,以此来培养自己的技能,以便养活妻儿。例如,如果一个成年男子主要以打渔为生,那么青少年时期他必定已经学会了打渔的所有本领,以此来养家糊口。
第二点,他必须有保护别人的能力,他必须声明可以为保护自己的家庭、家族、部落或者所属的其他组织做出贡献,避免遭到敌人或猛兽的袭击,他要学习战斗的技能和学会使用武器。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争执斗争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因此这是最基本的技能。最后,他必须能够生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应在婚前有过多次性经历,这不是为了让他在结婚后更具性吸引力,而是为了让他更好地繁殖后代。
传统文化中男人不仅仅被要求获得这些奇特的本领,同时还要求具有相关的其他一些品质,进而让他们更有能力(Arnet, 1998a)。学会养家糊口不仅是学会如何赚钱,还应该变得勤奋和有能力;学会保护别人不仅要学会打斗和使用武器,还要有坚韧的毅力;学会生育也不仅是学会如何进行性行为,还要具有自信和胆识。
吉尔莫(1990)在他的书里举了一些很好的例子。比如,居住在位于巴西中部世界上最大热带雨林中的摩西纳库人(Mehinaku),那里远离尘世的喧哗,偶尔一个传教士或人类学家的涉足便会打破他们寂静的生活。
对于摩西纳库的男孩来讲,学习养家就是学习打渔和捕猎,这两种技能是主要的经济来源(女人则管理菜地、照看孩子和料理家务)。打渔和捕猎是他们食物的主要来源,所以他们需要经常探险式地去寻找可以打渔捕猎的地方,往往一次长途跋涉需要好多天甚至好几个星期。因此养家并不只是打渔和捕猎,还要求他们具有勤奋、忍耐和勇敢的品质(因为探险途中危险重重)。青少年期男孩的成长之路上如果没有父亲的陪同,他们会变得懒惰、脆弱和胆小怕事,这样的人被戏称为是“小女孩”,他们会被告知是不讨女性喜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