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型-环境互相作用过时理论
(2016-12-25 09:12:29)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基因型-环境互相作用理论的三种类型在童年时期、青少年时期以及成人初显期依次运作,但是他们之间的相关的平衡随着时间已经发生了改变(Scarr , 1993)。在童年时期,消极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尤其的显著,而积极的环境与遗传相互作用相对较弱。这是因为孩子越小,父母对孩子所经历的日常环境的干预就越多,孩子想获得家庭以外的环境影响的自主权就越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和成人初显期后,这种平衡发生了改变。父母控制的减弱,使得消极的遗传与环境互相作用也相对减弱。自主权增强,积极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增强。遗传天性在环境中获得回应则是从童年时期开始到成人初显期都保持相对的稳定。
基因型-环境相互作用理论在人类的发展中并不被学者们普遍的接受。实际上,它是引起本领域内激烈讨论的原因。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这一话题有一个影响力很大的讨论,讨论在两个重要的发展学派的心理学家之间展开,她们是桑德拉·斯卡和戴安娜·鲍姆林德(Sandra Scarr & Diana Baumrind, 1993)。许多学者(例如戴安娜)怀疑这一理论所主张的特性比如社交能力、阅读能力以及运动天赋是否充分地被遗传。但是,它确实是目前人类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新理论,我们应该熟悉它并把它作为我们青少年时期和成人初显期理解发育的一部分。我发现这个理论有刺激和启蒙的作用,并在以后的章节中谈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