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为模式理论的溯源

(2016-09-07 11:12:30)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段鑫星译著

既然现在您已经对自己的行为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行为模式理论的发展历史。行为模式理论的起源可追溯到2400年前,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提出了四功能说four humours,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提出了四因素说four elements)。随后的几个世纪,学者们相继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行为模式理论。进入现代社会,卡尔·荣格(Carl Jung)证实了四功能说;爱德华·普朗格(Eduard Spranger)提出了价值观四学说(four value attitudes);弗洛姆Erich Fromm)提出了四取向说(four orientations)。巴甫洛夫(Pavlov以狗做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四种气质论(four temperaments)1928年,威廉·马斯顿(William Marston)出版了《常人情绪》(The Emotions of Normal People)。书中,马斯顿以D,I,SC四个首字母特指行为模式理论。马斯顿没有对DISC进行版权限制,世人可以免费使用,勿需承担版权的压力。如今,全球成千上万的人正在使用DISC档案。

那么,为何行为模式理论可以跨越地域、文化、种族的差异,经历了几个世纪,仍然保持不变呢?当研究者观察到,人类大脑的四象限与特殊的行为模式特征相对应时,结论呼之欲出。大脑硬件控制着我们的思维、感觉以及行为,这反过来又定义了我们是谁。

大脑四象限——行为模式理论,就是这么简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