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接受反馈信息
(2016-07-24 09:30:00)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人们为自己的表现负责。如果你稍加注意,会发现你的身边全是反馈。如果你没有获得足够的反馈,请主动去寻找。”
“我能给你一些反馈吗?”
当很少提到“反馈”与“评价”,或只是在“年终考核会议”时才提到这两个词时,我们中的多少人心中会浮起不舒服的感觉?请坦诚地面对自我。如果让你在获得一些他人对你的反馈与打扫你的浴室两者之间做选择,你会选哪个?我们中不少人都不喜欢别人评价自己的缺点,当然,也很少会有人直接在你面前指出你的缺点——尽管其中一些人曾当过老板,他们似乎都倾向于选择在一年一度的总结会议上将这些评价提出,这也导致了你必须努力地回忆过去一年发生的那些事情,并尽量恢复事情的原貌。
本章我们的目标是协助你将反馈理解成一个礼物——一个能够推动你进步的礼物。反馈使我们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奏效,以及我们是否正走在正轨上。如果我们不知道该怎样做,我们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与金钱,并导致无效的结果——就像仓鼠一直跑在滚轮上。除非我们获得反馈,否则我们只是在做量的积累,最终实践的结果也多为无效的。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及时反馈,如电子邮件与短信,然而,我们中很少有人习惯获得及时的个人绩效反馈。事实上,因为制定了完善的回避策略,我们接收个人绩效反馈的路线也变得不畅通,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拥有这些回避策略,结果却做了与预期效果背道而驰的事情。
我曾经在一堂课上见证了这样一个时刻,好朋友之间直接给彼此反馈。其中一个告诉我,她这样做时感到很尴尬。我对此感到很奇怪,因为我知道她们是多年以来的好友。我问她,在她们长达20年的交往中,她给过好友哪些有用的反馈。她说从来没有。我又问她,如果在过去需要给好友一些反馈,她会说些什么。她说:“我会建议好友多穿颜色亮丽的衣服,因为她总喜欢穿不适合自己的深色系衣服。”然后,我进一步询问,是什么妨碍她二十多年来几乎从不给好友提供反馈建议。她的答案,害怕伤害好友。我为她重新设定了另一些情境:一种情境是,好友总是保持不变;另一种情境是,好友有机会做一些改变,从而使自我感觉更好,我问她这两种情景哪个更好。她看看我说:“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我没想到自己竟然耽误了我的好友。”她回到小组中,深呼吸后给予好友一些反馈。事实情况并不像她事先预想的那样令人担心,那次反馈反而是20年来她们之间的第一次坦诚相见。
当下的反馈帮助我们更快地进入下一个更深的层次,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在某些任意的测量点上改变自己,或者更糟的是根本没有发现自身行为需要调整的地方。所有成功的商业翘楚都会采取积极的行动去寻求客户的反馈,以发现仍有哪些不足之处亟待改变。
反馈在个人发展方面也是一个关键的指导工具。这一点是我能为我公司及其工作人员所做的最大贡献。如果他们能够乐意接受彼此之间的反馈,那么,我在公司内的角色,很快就可以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