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价值观的力量(下)
(2016-06-27 09:30:55)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有关价值观的贴士
注意一下,你是否用过否定短语来表示价值观。例如,“不想贫穷”。在神经语言心理学中,这种表达被称为 “背离”价值观,因为这与“朝你想要的努力奋斗”这种状态截然相反的是,你正在“远离你不想要的”。相比之下,“想要富有”就是一个“朝向”价值观。然而,二者的动机是根本不同的。“背离”的动机让人感觉并不那么舒服,而且当你把注意力都专注在你不想要的东西上时,是十分危险的。就像“不想贫穷”,最后反而会变得贫穷(见第四章----专注于你想要的)。
“背离”价值观的问题就在于,它的持续性不强。例如,如果你的价值观是“不想贫穷”,那么你就会很努力去赚钱,但是,一旦有了钱,你的积极性就会减弱,也不会再去赚钱了。当你没有收入的时候,你的斗志又被重新唤起,又开始要努力赚钱了。这是一种“景气循环”心态,并不稳定和持久。相比之下,“朝向”价值观所带来的动力就要稳定和持久的多。“背离”价值观是在一些重大事件发生的背景下产生的——例如,如果你的父母破产了,那么你就会产生不想受穷的“背离”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产生的,你也没必要特意去感知它,当你读完这本书,你自然会有所感受。要有所改变,首先要做的是你必须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就像我说的那样,意识才是重要的第一步。然后再问自己能从“背离”价值观里学到些什么。它对你来说有什么特别的吗,对你的未来能起到正面作用吗?这样,你就能轻松地释放负面能量了。再回头看看自己的价值观吧,在这个练习中,你要确保自己的价值观都是‘朝向’价值观。
现在你知道了如何诱导出价值观的过程,那么你可以把它应用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像事业、健康以及人际关系上。记住,诱导出关于你理想职业、健康水平和人际的关系的价值观不是你现在要做的事。把你的工作、健康和人际关系同你觉得最重要的事情相比较一下,你会惊讶于你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