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了解你的思维方式(中)

(2016-01-01 09:27:22)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段鑫星译著

2、行为影响思维和情感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因此,认知行为疗法认为,如果你假装用一定的方式感知一件事情,那么它真的可以改变你的想法(认知)。改变认知,就能改变行为,同样的,改变行为,认知也会发生改变。

这就是所谓的认知行为疗法连续体(见图2-5)。不管哪种方式,都能使你在有不舒服的情绪体验时,更好的掌控自己的情绪。比如觉得恐惧、生气、悲伤,或者有其他负面情绪时,它都会帮助你更有力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改变认知   改变情绪   改变行为

2-5  认知行为疗法连续体

 

了不起的奥黛丽·赫本

已故好莱坞女星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20世纪50年代早期,奥黛丽·赫本第一次参加新星包装舞会。那时候公认的美女都是婀娜多姿的美国人,她们都是灵动的运动美女,比如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丽塔·海华斯(Rita Hayworth)。而奥黛丽·赫本却是骨瘦如柴的褐发欧洲女性,并且害羞、笨拙,因此她觉得自己根本无法融入好莱坞,她根本没有机会吸引人们的注意(至少当时她这样认为)。直到后来她意识到了自己是一名演员,她应该扮演一名角色。

奥黛丽·赫本想起了收音机里的一个故事,她决定在自己以后的生活中,要扮演一个迷人的女人,尽管这样有时很痛苦。因此,她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性感的骨感美女,扭动身躯,散发着性感的魅力。她像个美人鱼一样,与人进行眼神交流,诱惑着一些男性。她故意叹气、撅嘴、发出嘶嘶声,并表现出惊奇的样子,慢慢地奥黛丽·赫本开始掌控了局势。很快地她身边就聚集了一些富翁、经纪人和演员。她用自己的思想和想象超越了身体的限制,散发出了强大、性感的吸引力。

当然,你不必像奥黛丽·赫本那样。但你可以做些简单的尝试,比如,你可以让自己在联谊会上“假装”很自信,这也会让你感觉到惊人的不同。

我本人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过去的30多年,我曾多次以“专家”的身份出现在电视和广播里。但在我媒体生涯的起初,我也很焦虑、紧张,上节目经常会膝盖颤抖,心脏都提到耳朵上了,有时夜里还会失眠。直到有一次我在直播时遇到了杰里米·帕克斯曼(Jeremy Paxman)和科斯蒂·沃克(Kirsty Wark),我的嗓子开始发干,语调变得低沉,我忘词了。

多么可怕啊,这之后我自己做了一些增加信心的工作,下定决心要像凯特·阿迪(Kate Adie)那样穿着制服在台上走动,或者像詹尼·默里(Jenni Murray)那样平静的握着麦克风。我提前在提示卡上写出三个重点,然后在台上高高的昂起头(我会提前在洗手间抖十分钟),微笑,用我发抖的手坚定地握着麦克风,我对自己说我完全有权这样做,毕竟,我要靠表达我的想法生活。

这样几次之后(虽然我仍会觉得紧张,但我会表现得“好像很自信),我开始变得越来越放松。现在,如果让我去跟我的老大哥谈论同居者的滑稽行为,或在广播上聊聊心理困境,我仍会发抖,觉得紧张不安,但我知道那是正常的表现,我会告诉自己我很好,我会对自己说有点怯场是可以掌控的,这样我就会表现的很好。

 

3、每个人都存在问题,只是程度不同

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势在于把情感问题、精神健康看做是连续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感情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一端是“正常的∕常识性的感情”,另一端是“严重痛苦的情绪”或者是“夸大的情绪体验”。这两端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情绪,使我们成为具有各种情绪体验的人。认知行为治疗师把他们自己和来访者都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虽然他们会犯错误)——因此认知行为疗法是不区分“我”和“他”的疗法。

 


健康的情绪   痛苦的情绪   心理失常

2-6  情绪的范围

 

做应该做的

比(Bea),一位16岁的花季少女,因为患有厌食症而数月不愿出屋前来咨询。比觉得自己太胖了,胖到在公共场所都显得很怪异(事实上她并不那么胖)。她总是觉得人们会盯着她的身体看,嘲笑她的肥胖。

为了帮助比,我决定穿短的、奇异的紧身衣跟她一起出行,我想让她知道这样出门很好,我们不用理会自己的身材。然而我发现我错了,当时我刚刚生完宝宝,那种装扮确实不好看,因此,我的自我意识里也不得不在意自己的身材和体型。我发现在走过橱窗和镜子时,我总是情不自禁的要检查自己的装扮,会不安地想“这身打扮是不是显得臀部太胖了?”。

比是有心理阴影的,她由于“身体畸形”(即不切实际的看待自己的身体——坚信自己是肥胖的,尽管她非常的瘦小)而把自己关在屋里。其实,就体型问题而言,我也有点儿“痛苦的情绪体验”,我总是觉得自己不够苗条,不够完美,只是它并没有严重到影响我出行的程度。我跟比有着共同的问题,它已经影响我们的生活了——只是严重程度不同。

 

4、关注当下,解决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强调的是“活在当下”。弗洛伊德(Fred)等传统的精神分析治疗师曾致力于探究人的过去,试图从过去的经历中发掘出心理问题和精神问题的根源。直到20世纪50年代行为主义出现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行为主义治疗师们开始致力于缩短这个过程,他们发现精神分析疗法的过程是冗长并且错误的。

认知行为疗法开始关注当下,包括当下的情感和痛苦体验,他们强调把握现在。因此,认知行为疗法致力于帮助来访者——你——处理现在的问题,而不是纠结于过去的细节。过去已经发生,不管它好与不好,请记住:那不是认知行为疗法所关注的。

迪恩(Dean),21岁,一个无业的辍学学生,辍学后他一度很失落,并开始吸毒。他发现自己每天早晨都无法按时起床,总是迟到。因此,他就每天躲在床上,不出门,不敢面对问题。然而,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他戒了毒,并进入一家职业介绍所学习了IT课程。

最终,他学到了技能,发现了自己所喜欢并擅长的事情。他很积极、用功,并参加了一些考试。然而,他来见我时,仍然很恐惧,害怕自己会睡过头,起不来。与其纠结于自己的过去,总是回顾过去的失败和错误,不如关注现在,为他最近的起床时间做一个图表。

让迪恩惊奇的是,他注意到了最近他总是7:15就起床,8:15离开家去学习。但在他心里他总觉得自己还是个懒汉,这是因为他的认知并没有随事实的变化而改变。我们列出了迪恩过去一个月的起床时间表给他看,改变了他那个根深蒂固的想法,因此,从现在起他可以做的更好,他会变得越来越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