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沉默非金
(2015-08-02 08:01:08)
标签:
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害羞者从几个角度展示了他们的害羞行为: 在生活中很多方面害羞者的羞涩都有所表现:至少80%的人报告:即使发现其他人的错误,害羞者绝不告密;将近半的害羞者报告:与他人眼神接触是一件困难甚至不可能的事情;40%的害羞者的典型反应是:“就算我不能说什么,至少我可以保持沉默。”他们认为自己说话声音很温柔(害羞的老师讲课声音低细,老师的害羞又波及学生),另外有一些害羞者则会避免与他人接触或者受到邀请参加某项活动却无法付诸行动。
菲利斯·狄勒(Phyllis Diller),就是一位非常明显的躲避者:尽管表面看来非常健谈,但却是一个害羞而又喜欢沉默避世的人。
小的时候,老师告诉我父母:我是他们见过最害羞的学生。我害羞得连学校的舞蹈比赛都不敢参加,披着外套躲在教室里呆着。我还非常害怕在球赛中呐喊助威,只能小声地吆喝。
不只有害羞的人才拒不开口。研究显示:在一定的情境下,沉默是我们面对焦虑时常有的反应。但是由于害羞者总是不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所以他们在创造自我的交际圈时显得效率很低。人们会通过协商或谈判的方式与他人相处,如在服务、承诺、时间、安全、爱情等等方面。正如乡村歌手洛雷塔·林恩写道:生活就像是走入一家可议价的商店。没有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我们无法与别人成交。
“沉默寡言”这一词最能够表现出害羞者不愿同他人相处。沉默寡言是一种保持沉默或不愿坦言的倾向,除非不得不说,他们通常保持沉默。
在过去的十年中,杰罗德·菲利普斯(Gerald Phillips)教授和他的同事一直致力于沉默寡言症的研究。菲利普斯认为,沉默寡言不仅仅是指有意地躲避在公共场合发言,而是一个更广更深的问题。即使教给沉默的学生的在公共场合发言的实用技巧,一些人还是不能够和他人顺利交流。事实上,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掌握了沟通技巧后会更加焦虑。虽然他们已经学会怎样去沟通,但是还需要学习沟通什么以及为何沟通。
沉默的问题不仅仅是缺乏沟通技巧,从根本上说,还包括对人际关系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曲解。沉默寡言的人就像是一位在风险大,不稳定的经济市场中的保守投资者,对于收获的期望要远大于亏空,那干嘛还要进行投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