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羞治疗新进展
(2015-07-18 09:08:36)
标签:
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1977年我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建立了第一个害羞诊所,旨在探索和试验不同的治疗方法。在确证了三个最主要的治疗策略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明显减轻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害羞症状之后,我们把诊所开进了社区,让更多想要克服害羞的人能够得到帮助。现在害羞诊所是帕洛阿尔托大学医疗保健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从事害羞治疗工作,并且作为研究中心要对害羞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我们的基本方法是在最初的个人面谈问诊之后进行团体治疗。每个小组由包括男女在内的4-8个人组成,并且配有男性和女性治疗师,每个疗程持续8-12次。我们的三个治疗策略是:a)减少焦虑——运用冥想练习,放松练习和机能反馈疗法;b)认知重建——纠正害羞的人给自己的消极信息,使它们变得更加积极和愿意获得支持;c)培养社交技能——通过示范、在小组中公开表演、建设性反馈等方法,帮助他们培养基本的社交技能。在每两次治疗之间,要完成我们安排的“家庭作业”,就是在家、学校和工作单位做相关练习,并将这些经历和组员们分享。
我们运用的认知重建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CBT)的中心,也是治疗包括害羞在内的焦虑障碍的主要策略。从专业角度来讲,害羞属于社交焦虑症(SAD)的范畴。最新的一种方法是研究正念减压法(MBSR)的有效性。害羞的中心是产生和思考更多消极的自我参照的过程,这也是导致整体社会评价趋于负面。新的研究表明:这种自我参照过程(SRP)可以通过参加一系列的心理学练习来改变,慢慢地,害羞者会在平时有意识的留心自己注重自我缺点、忽视优点的无意识心理过程。对比没有接受正念训练的害羞者,使用正念减压法的人显示增加了积极的自我认知,减少了消极的自我认知,并且减轻了焦虑症状,增强了自尊。因此,正念减压法可以通过减少概念性自我处理来减少社交焦虑症中自我认知的适应不良。
害羞的药物治疗
有时候被称为β受体阻滞药品会应用于社交焦虑症,比如公开演讲和音乐表演前的表演焦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人开始相信在演出前他们必须吃药,这样就破坏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有可能对药物产生心理依赖。β受体阻滞药品可以减少生理症状,但对焦虑表演者害怕的内心感受是没有作用的。
用于治疗社交焦虑的药物诸如帕罗西汀、舍曲林和文拉法辛都是抗抑郁药物。苯乙肼和硫酸反苯环丙胺也是抗抑郁药,是对过度人际敏感有所帮助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但是如果不遵医嘱,会产生饮食障碍和强烈的身体反应。有的抗焦虑药物是处方药,如氯硝西泮、三唑安定,服用后即刻见效,但是通常需要与抗抑郁药物一起服用,有产生药物依赖的风险。找一位专业的心理医生,了解每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十分重要。如果非常害羞的人决定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医生还必须观测他的症状。
最近的研究显示,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相结合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加入药物后治愈的有效率提高不足3%。并且,那些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的人确实不如没有用药的人,所以研究者需要重新考虑抗抑郁药物是不是对所有人都有疗效,这里医生的指导用药就显得更加重要。最新的研究令人欣喜:在一次公开演讲练习前一小时服用一剂(50毫克)D-环丝氨酸(一种应用于肺结核的抗生素,同时它也是一种认知增强剂),能够增强暴露疗法的效果。也就是说,两个社交焦虑的小组(使用D-环丝氨酸的小组和使用安慰剂的对照组)都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他们可以出色地完成演讲。但是服用药物的演讲焦虑者与对照组相比,在此之后一个月内仍表现出较少的焦虑。在暴露疗法中每周服用一次这个剂量的D-环丝氨酸,似乎可以促使恐惧反应的减少。可以充满希望的认为,无需连续使用的低剂量药物,可能比长年服用高剂量药物更加有效。总的来说,我认为,对大多数人而言:害羞是一种习得性心理状态,它可以通过提高社交技能,改变消极的自我认知,运用冥想练习而不是药物减少社交焦虑,获得更好的改变。
我真诚的希望,中国的读者可以通过《害羞》一书学习到有价值的知识,比如:害羞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如果你决定改变,该如何挑战你的害羞等等。最后,我还要鼓励中国的学者对害羞进行系统研究,因为我们所做的工作只是对害羞总体情况的概述。为了更好的理解人类的本性,还有很多研究工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