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九章:我能做些什么? ——该如何回应预感

(2015-06-09 20:23:08)
标签:

文化

分类: 段鑫星译著

假如你提前察觉了预感,那么在“应验事件”出现之前,你会发现自己正面临抉择。当你知道——或者自认为知道即将发生的事情,你也许会有些时间来思考如何回应——这并非小事。路易莎·莱茵在整理称之为“莱茵收藏”的一千三百个有关预感的奇闻轶事时发现,超过一半的人在未来“应验事件事件”发生之前并未察觉到预感,因而我们无从回答“如何回应看似不相干的事”这个问题。

所以,我们先假设你很幸运地提前察觉到了预感的发生。但是现在又怎么样呢?假如这个预感稍纵即逝,你如何决定下一步的行动?但是如果你从噩梦中惊醒,或者因为未知的迫在眉睫的危险而极度焦虑时,你也许会很想知道到底该如何选择。

我发现了三个有助于人们处理预感的不同因子。第一个是确切了解自己掌握的信息。正如我们所料,没有完美的预感。从预感发生的最初时刻收集的细节或者从日常生活的闲暇时光获得的信息,都有助于我们做出合理的回应。比如说,假如你梦到了彩票的中奖号码,你的反应可想而知。那种模糊而难熬的感觉不会瞬间消失,但能给你下一步行动的指引。

第二个因子在于你对预感意义的理解,即你从预感中得到的启示:它为何而存在,它怎样在我们的生活中起作用?为何它此时与你相遇——这会为你提供一个工作模板。这个模板包括你的期待、向你开放的选择以及责任的范围与限制。

预感可能涵盖精准的细节,却不能告知我们为何未来将如此呈现。我们不得不从实用性角度对预感做出判断。在我16岁那年,尽管预感清楚地告诉我要睡在新家楼上父母卧室的旁边,我还是决定不住在那里。我相信自己预感的准确性,但不确信哪间房适合我。假如当时我相信预感已告知我自己的命运,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就是——我会与承载了少年梦想的卧室失之交臂——那才真得是一场悲剧。

我很清楚预感的神秘性,它会将一股突然而神秘的力量作用到很平常的一天。因为我们并不了解预感,所以可能会错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质疑预感所传递的信息。与预感传递出的紧迫性相比,我们的日常思虑也会黯然失色。这导致人们相信预感传递的信息(或是指令或是警告)永远正确,或能正确解释一切,这种看法其实是错误的。

我有个大学同学曾经见到一个自己在一周前梦到两次的男人,她很确定那就是自己梦中见到的人,这让她很吃惊。因此她肯定这个男人就是自己的灵魂伴侣,否则为什么自己总是梦到他?她感到生活中的这个男人与自己的梦境画面存在紧密的联系,并觉得这种联系只能意味着彼此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她甚至肯定自己最终将会嫁给他。

不幸的是,他们发现彼此非常不同,在几个月的相处之后,他们最终以分手而告终。后来她告诉我她被整个过程吓到了。梦境的指引为何是错的呢?假如此梦不是告诉自己美好的未来,还能意味着什么呢?

预感甚至连细节都非常明朗,而且与现实紧密联结,却不能给出生活的最佳答案。不管预感从何而来,我们仍要从生活现实出发进行回应,要考虑日常思虑和所有的抱负打算。只有我们将自己的常识、理性抉择、直觉和生活经验与接收的信息放在一起综合考虑时,我们对预感的反应才能有所裨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