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做些什么?
(2015-05-11 10:30:10)
标签:
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日常生活需要我们的直觉,需要我们的“最初瞬间”,更需要我们有能在危急时刻辨清形式的给人深刻印象的能力。我们有感到直觉联结、感知危险以及在嘈杂环境中创造新模式甚至忽视反对证据的超大能力,所以我们能不断向前推进我们的计划。事实上,有时候我们也会犯错误,但这并不会在生活的其它方面阻碍我们行进的脚步,也不会成为阻止我们寻找预感的理由。我们的错误来自我们最强大的优势——理解周围世界的能力。
超越一切合理的选择和理性的解释都存在于一个充满神秘的世界。预感能将我们直接带领到一个令人向往的学科边界,它向我们展示了最好的科学家和宗教领导者对于时间、宇宙和人类局限的理解。一直停留在这个边界上需要我们在认同超心灵感应的存在和乐于质疑我们的经历两者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倾向于任何一个方向,我们都可能会失去平衡。如果太倾向于理性的解释,我们可能会拒绝生活中所有的超心灵感应事件。太倾向于开放,我们可能就不会再将我们的经历称之为超心灵感应的任意一种形式,这样就会失去超心灵感应在我们生活中独一无二的地位。要想一直保持在中间位置,我们就得在理性的怀疑和开放的好奇心之间做好平衡,对于超出我们理性理解的部分,就要与之建立伙伴合作关系,也要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