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同心一家段鑫星
同心一家段鑫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811
  • 关注人气:5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部分:预感的内核

(2015-04-29 15:54:18)
标签:

文化

分类: 段鑫星译著

第一章 预感是什么?

在人生的某个路口,你是否会突然有这样的感觉——那是一种突然、短暂、模糊、疑惑甚至伴有强烈的身体反应。其实,这些都是预感出现时给人的最初瞬间。它与清晰明确的计划无关,而是一种冲突印象的蔓延。有些冲突印象,足以把我们拉出常规的逻辑思维,让我们紧张压抑好几天,甚至好几个星期。无论是什么引发预感,我们都不能忽视它。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警告的声音,感受到一种本能的预感,产生转瞬即逝的直觉,或者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也许我们并不能肯定这就是预感,但我们发现,与众不同或者极其少见的事情更能引起我们的注意。

日常生活中的预感不仅仅需要“最初瞬间”。事实上,真正的预感是由“最初瞬间”和“后期应验事件”共同组成的。“后期应验事件”可能在“最初瞬间”出现后几小时、几天甚至若干年之后才发生,但两者之间肯定有着某种联系,并且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预感。没有这两个条件,我们不能说自己有过预感。

我们所熟知的大多数预感故事都有着非常强烈的“最初瞬间”,即最初的警告。它与意外事故、悲剧以及灾难之间也有着微妙的联系。这一点导致许多人都认为预感只能给我们带来生与死的讯息,但是研究者们却不以为然。

经过长时间的实验观察,研究者们注意到:比起戏剧性的大事件,许多预感更多地关注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生活中,一些细微的预感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理智地说,可能是因为它们并不能让我们陷入生与死的较量之中。

如果说“最初瞬间”不明显,或者未来应验事件不值一提,那么我们可能不会把两者联系起来;如果“最初瞬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掀不起一点儿波澜,那么我们将永远看不到它与未来事件的联系;如果两者之间的联系吸引不了我们的眼球,我们也没有理由停下来思考一闪而过的直觉。

我们自身对于危险的敏感解释了这一点。或者说,它解释了为什么大部分预感都在意外事件和悲剧上得到应验。我们收听一些与危险有关的信息,因为它们可能会威胁我们的生活,就如我们可能更集中注意力于正在靠近的警笛声,却听不见山雀在树上美妙的歌声。

今年感恩节,我的朋友苏珊邀请亲朋好友去她家参加一年一度的火鸡宴,受邀的人都自愿带一些食物——酒、沙拉、绿豆沙锅或者馅饼等。在感恩节前一天,她逛完杂货店要离开时,突然发现自己隐约有一种想继续待在面包店的感觉,尽管她已经逛完了列在菜单上的所有面包店。她本打算直接离开,后来还是决定逗留片刻,看看能否得到更强的信号。紧接着,微弱的冲动转变为一个新想法:她应该再买几个馅饼。但理智很快制止了这一想法,她告诉自己没必要买这么多馅饼,因为她确定朋友会带着自己做的馅饼来参加宴会。如果在家里的茶几上放着备份馅饼,朋友会很不舒服,她当然不能再去买馅饼。

就在第二天(感恩节)早上,朋友急匆匆地给她打电话说,“早上母亲突然轻度中风,我得陪她去医院,不能来赴宴了。”苏珊听了表示理解,安慰了她,还跟她开玩笑说能节省盘子和甜点呢!挂掉电话之后,苏珊环顾了一下厨房,无奈地笑了——她没准备馅饼。

威胁我们生活的预感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就如灾难和悲剧总能得到更多媒体的关注。相比幸福,痛苦的根源更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可以用非常生动的细节来详细阐述悲剧,包括我们之前留意到的任意一个警告,然而却很少驻足我们幸福生活的时光。

预感也是如此。如果我不得不选择一件有关预感的轶事呈现给研究者,我会选择最具有戏剧性的故事。因为戏剧性的故事更有说服力,更引人入胜,更能展现预感的重要性和作用。

从一开始,悲剧性事件的预感就更吸引我们。我发现,现实生活和想象世界之间的联系如此微小,我们甚至可以忽视它,但是它潜在的危险却让人毛骨悚然。厄运更容易降临在那些平日里忽视预感征兆的人身上。同样,在生活中我也有“买更多馅饼还是一个也不买”这样一类预感,但我记得更清楚的还是有关灾难的预感。因为在这些时刻,风险更高,我们更难忽视其警示。

考虑到所有这些原因,我们并没有大肆渲染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如工作、家庭、兴趣爱好以及忘记吃甜点等4。然而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比较常见的预感。如果我们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我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细微的预感层出不穷,如苏珊想要买更多的馅饼。预感不一定能完全照亮我们的生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人生。如果我们能处处留意预感,也许就能抓住这些积极的最初时刻。

发现预感的第一步,我们要明白什么时候属于正常时间,什么时候能让我们预见未来?在第二章,我将列出一个辨析问题的提纲,以确保我们预见的是预感而不是一些常见的情感,如焦虑或者有根据的猜测。但前提是我们得留意它们,不能让它们从我们脑袋中一闪而过,悄悄溜走。幸运的是,研究者们已经帮我们找到几种辨别预感最初时刻的模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综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