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往现在导向的三种方式

(2015-01-20 14:23:52)

人们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被判定为现在导向:现在享乐主义者,现在宿命主义者和现在整体论者。当我们认为一个人是现在导向的其中一种时,通常指这个人在这三个维度上得分较高。

表4-1:对现在的态度和心理、行为特征之间的关系

行为特征

高度现在享乐主义者表现

高度现在宿命主义者表现

攻击性

较多攻击性

较多攻击性

抑郁

较多抑郁感受

较多抑郁感受

精力

较多精力

较少精力

佩戴手表

较少喜欢

无差别

运动

较多运动

无差别

打赌

较多打赌

无差别

友好性

无差别

无差别

责任心

较少负责

较少负责

情绪稳定性

较少情绪稳定性

较少情绪稳定性

开放性

无差别

较少开放

考虑未来后果

较少考虑

较少考虑

自我控制

较少自控

较少自控

冲动控制

较少冲动控制

较少冲动控制

寻找新奇性

较多寻找

较多寻找

言行一致性

较少一致

较少一致

回报性依赖

无差别

无差别

自尊

无差别

较少自尊

感觉寻求

较多寻找

较多寻找

焦虑性

无差别

较多焦虑

平均级别点

无差别

较低级别

每周学习时间

较少时间

无差别

创新性

较多创新

较少创新

愉悦性

较多愉悦

较少愉悦

说谎频率

较多说谎

较多说谎

偷盗频率

较多

较多

害羞性

较少害羞

较多害羞

情绪冲动性

无差别

较多冲动

1.现在享乐主义

当我们谈到活在现在,通常意味着享受现在。现在享乐主义者喜欢一切令其愉悦的事物,逃避一切让人痛苦的事物。不同于被动地享受,现在享乐主义者积极地寻求快乐。他们的生活安排围绕着令人愉快、兴奋、刺激、激动和新奇的活动及人际关系。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能立即得到回报和刺激的事物。这种人躲避乏味的人和工作、需要高度努力和耐心的事物、秩序性强和枯燥的东西。他们的贪玩和感情冲动不受年龄的限制,对玩乐此不疲。

我们的研究发现,享乐主义的大学生同样寻求新奇、刺激的事物,并且精力充沛。他们经常投身于各种不同的运动和活动,直到筋疲力尽。他们表现的消极一面是失控的自我,不协调的生活,较差的欲望控制能力、责任心和情感稳定性。他们的积极表现是能成为好朋友、好爱人和受欢迎的派对嘉宾。他们是开心果,但他们一般认为老师和老板是无趣的人。

津巴多在现在享乐维度的得分是3.5分,远高于他退休前的分数。博伊德的得分是2.9分(津巴多和博伊德都会在未来更加沉迷于享乐活动)。

2.现在宿命主义

设想你有一位没受过教育、终日在贫困线上挣扎的父亲或母亲。你已经失业,孩子的学业一团糟。儿子吸毒并沦为阶下囚,未成年的女儿怀孕了。房租到期无法支付,你看起来永远也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也会第一个被解雇。你还有什么机会改变和提高自己的生活呢?答案就是没有。设想你是一名在自己国家找不到工作的移民,你不得不在此地从事让人看不起的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像服务生之类。时间长了,你就会开始相信没什么能改变现状。当别人因特权、头衔和人脉关系受益时,你什么也得不到。

宿命主义者一般认为“命运由不得我”,个人的所作所为不能使愿望实现。退缩和愤世嫉俗覆盖了希望和乐观。他们等待着时来运转,等待着幸运之神的眷顾,等待着一夜暴富,却没有任何资本。津巴多的现在宿命主义得分是1.1分,博伊德的是1.7分。

许多人采用的宿命主义时间观念来自于强调万事皆注定的宗教教义。他们认为,如果人们的生活皆是神的旨意,那么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伊斯兰教的许多教派信奉真主是决定信徒来世命运的神灵。这种信念会对日常生活产生特殊的影响。例如,在最近向圣城麦加朝圣的旅途中,几百人在一次踩踏事件中丧命。类似的事件以前也有发生,但人们认为这些人命中注定将在那天死于踩踏,无论身在何处。他们不会想到地方当局的失误,既有前车之鉴,本应提前做好防备,也想不到在狭窄的空间进行安全疏通可以避免灾难的发生。这种宿命主义情感带有实用主义的暗示,正如一句著名的穆斯林谚语所说:“相信真主,但要拴好你的骆驼。”

即使加利福尼亚学院的学生也能成为宿命主义者。现在还不清楚为什么年轻人会如此早地接受这种时间观念,但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越极端的宿命主义者越容易表现出攻击性、焦虑和压抑。相信宿命主义的学生同样较少关注未来的结果,表现出较低的自控能力、活力和自信。令人奇怪的是,这些人同样表现出很高的寻求新奇事物的行为。研究表明他们这样做可能是为了抵消生活中的消极和平庸,或是为了报复社会和表达不快。

2007年4月发生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布莱克斯堡校园的大屠杀就是现在宿命主义导向的缩影。23岁的韩国学生赵承熙枪杀了32名,重伤了25名师生后自杀。他在之前自录的短片中表达了对自己被同龄人及学校冷落、羞辱和孤立的愤怒。这是一份宿命主义宣言,充满了对自己所受冷漠和羞辱的愤怒,生动地描述了他的痛苦,同时,也说明他不能与别人建立联系或者感受不到热情:

你们可知道被啐在脸上、把垃圾塞到你脖子上的滋味?你们了解自掘坟墓的苦楚吗?……你们知道受到羞辱并被钉在十字架上,流血流到死而只为了你们的愉悦,那是什么样的感受?……我不必这样做……我本可以逃离,但是不,我将不再退缩。当时机来临,我选择行动……你们有一千亿次机会避免今天发生的一切,但你们却要我血花四溅。你们把我逼进角落,只留给我唯一的选择。这是你们的决定。现在你们手上沾满了永远无法洗掉的鲜血。

对那些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内陆城市长大的穷孩子而言,宿命主义无处不在,并且理所当然。毒品和枪支的普及导致这些社区的高犯罪率。一份最新的报告显示,在青少年凶杀呈上升趋势的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地区,宿命主义很有影响力:“那些犯罪蔓延的城市中,年轻人们说毒贩和帮派团伙都有一种宿命主义。”缺乏教育,犯罪记录使好工作与他们无缘,他们除了堕落别无选择。一个看到他们在贩毒又看到他们衰老得很快的年轻人说:“他们好像生活在绝望中。大部分滥用药物的人觉得自己活不过35岁。”

3.整体论的现在

对现在的第三种态度与现在享乐主义和现在宿命主义不同。整体论是完全的现在,它与西方的线性时间观很不同,是一种指向佛教和冥想的概念。这种完全的现在包含过去和未来。现在不是过去的奴隶,也非未来的手段。日常的冥想让冥想者存在于现在这一刻的体验,而这一刻不受过去和未来的影响。

通过完全地关注现在,你不憧憬未来,也不遗憾过去。现在就是你存在的意义,万物合一,万事皆同。这就是我们称之为整体论的现在的原因。在这种视角下,过去、现在、未来、身体、思想和精神元素都与你紧密相连。整体论的现在的信奉者表现出了既不是寻找愉悦的现在享乐主义,也不是愤世嫉俗和退缩的现在宿命主义。

梵文是印度的传统语言,在这首古老的梵文格言中记录了对于时间的独特观点:

昨日如梦一场

明朝似幻影一幅

但今天过得好,

就会让梦成为美梦

使幻影充满希望

尽管整体论的现在不同于西方的观点,但很多西方哲学家和神学家仍将其视为一种理想。当然,伟大的诗人莎士比亚、多恩和罗伯特·赫里克(名诗句“玫瑰花莫待开败再采摘”的作者)也表达了,我们有必要留心当下生活中的道德、责任和欢乐。14世纪苏格兰(麦克白的领土)的考德城堡入口上方就雕刻着:“留心一切”。这个世界上所有可触摸和真实的事物无可否认地存在于“现在”。在那个长长的,写满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名单上,我们看到威廉·詹姆斯,库尔特·勒温和卡尔·海德格尔无不强调“现在”和人类行为中自由意志的重要性。归根到底,自由意志是指向现在的信念或想法。现在也包含着对过去时间的重构和对未来时间的构造。过去和未来是抽象体,是容易受到扭曲的心理结构,是一厢情愿的思考,是有关压抑、焦虑和忧虑的心理紊乱。整体论的现在是一种健康的视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