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九章  外审自我

(2014-12-01 08:03:44)
分类: 段鑫星译著

啊,但愿上天给我们一种本领

能像别人那样把自己看清!

那将会免去许多蠢事

也不会胡思乱猜

——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致虱子》(“To a louse”)(1786)

 

人们如何知道要讲什么样的故事?“内部信息”不是自传唯一的素材。人们同样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外部信息,在一些情况下,外部信息可能要优于人们从内省中了解到的东西。

学习心理学,了解自我

很多人通过学习医学知识来了解自己与健康,例如抽烟、饱和脂肪以及紫外线有害身体健康。考虑到我们无法直接观察肺和心血管系统是如何工作的,我们只能任由这样的外部信息来源支配,并通过它们了解事物诸如抽烟,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的。我认为,在心理学领域也是如此。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从而更深入的了解自己。

通常,研究结果反映的是大样本群体的概率反应,所以,尤其是在一些重要方面,当大多数人与我们不同时,根据研究结果来对自身做出推测,将是一个相当大的飞跃。因为我们许多人并不愿意承认自己也是“普通人”。同样的问题发生在我们阅读医学研究报告时。我们不能确定自己对抽烟或饱和脂肪的反应,是否与在挪威进行研究中的普通人相同,但实际上,人们可能更愿意相信自己在这方面的特别。然而,在众多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中,由于个体差异相对较小,通常研究结果适用于绝大多数人。但某些情况下,个体差异相对较大,例如,有些人一生都在抽烟,却没有得癌症;而有些抽烟者,早年就得了癌症。但即便如此,普通人的反应从概率意义上讲,还是有参考价值的。我们不能肯定的说抽烟就一定会得癌症,但是我们知道抽烟会增加得癌症的几率。

同样地,通过阅读心理学研究报告,即使它描述的只是普通人的反应,我们仍可以了解到很多东西。我将给大家举两个不同的例子:人们受广告影响的程度,以及人们是否对少数族裔怀有偏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