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三章  谁在掌控

(2014-09-28 07:46:44)
标签:

潜意识

教育

情感

文化

分类: 段鑫星译著

      我们越是把生活细节问题交予毫不费力气的潜意识来保管,我们思维的强大能力就会越多得以释放,从而完成它们本职工作。

——威廉姆·詹姆斯,《心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Psychology1890

 

几乎没有人会质疑威廉姆·詹姆斯对于智力劳动划分的观点。如果人们将自己的时间致力于呼吸、理解语言以及感知物质世界等琐碎事情上,那么他们将会一事无成。但是,关键问题是,我们应该将哪些事情交给无意识心理。詹姆斯似乎暗示我们对工作生活中平凡事情的委托,就像办公室主管通过让他们的员工去完成工作中的细节任务,自己才有时间处理真正重要的事情。对于一个CEO来说,对公司的前途做长远规划远比办公室大楼保洁更具价值。

但是,我们的无意识心理也不仅仅如同守卫人员或者甚至是低级管理者。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通常我们所认为的“适合的工作”(proper work),这种意识的目标设定、解释和评价可以通过潜意识去执行。但是我们一旦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无意识的进行复杂思考,随之而来,将出现一个关于意识加工与非意识加工的问题:究竟智力劳动分工中这两种意识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意识真的是首席执行官吗?总之,谁是掌控者?

或许非意识和意识系统是通过同样的规则,并以同样的方式在运行(在起作用),这种观点认为人类很幸运的拥有两个丰富的系统,就像现代喷式飞机拥有一个备份的系统,以防另一个损坏。或许我们同时拥有两颗肾脏和肺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有效的思维对我们的幸福是如此重要,这种观点认为,我们已经开发出两个丰富的思维系统,有足够的能力执行完全相同的职责。如果其中一个系统出现故障,另一个系统则来收拾残局。

但这肯定不可能是正确的。尽管弗洛伊德低估了潜意识的复杂性和稳定性,但是他认为意识自身与潜意识迥然不同,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两个信息处理系统已经以不同的有趣的方式得以进化,并且提供不同的功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