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适应性潜意识与弗洛伊德式潜意识

(2014-09-15 13:53:14)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段鑫星译著

弗洛伊德的观点总是变来变去,最典型的是,从他关于人脑的拓扑学理论到结构化理论,并在1923年出版了他的著作《自我与本我》(The Ego and the Id)。还有一些现代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应该高度重视无意识内驱力,客体关系和自我机能。将现代的适应性潜意识与弗洛伊德式潜意识进行比较,就好比你想尝试瞄准活动目标一样。然而,这两种观点之间其实是具有明显差别的。

潜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正是弗洛伊德的拓扑学模型,才将这两种潜意识过程区别开来的。首先,人们拥有多种想法,只不过,不是他们当前关注的焦点,例如,他们七年级时的数学老师叫什么。弗洛伊德说,这类信息存在于前意识中,只有将注意力向其转移,才容易将它们变为意识内的信息。弗洛伊德认为,更为重要的是,人脑中有一个巨大的智库,它储存着原始的、不成熟的想法,是处于潜意识层面的,因为它是精神性疼痛的来源。这类想法受到了有目的性的压抑,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发生了转移。弗洛伊德后续的智力结构模型变得更为复杂,因为它将潜意识过程分为自我、超我与本我,但是,他继续把研究焦点放在潜意识思维上,潜意识思维是原始的,带有兽性的,而意识思维则更理性,也更复杂。

根据当代学术界的观点,弗洛伊德式潜意识具有太大局限性。他曾经追随一位早期的实验心理学家古斯塔夫·费希纳(Gustav Fechner),当他说意识就是浮出冰山水面的一角时,说明他还远没有达到费希纳的那个标准——因为意识也许不只是那一角。大脑得以最有效地的运作,是通过将很多高深而复杂的想法归于潜意识的范畴,就好比一架现代巨型喷气客机,在只有少许或无飞行员的情况下,自动驾驶仪都可以操纵其飞行,那么,“有意识的”飞行员当然也可以做到。在评价世界、警告人们有危险、设立目标、以一种复杂而高效的方式积极采取行动等方面,这种适应性潜意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对于高效运转的大脑来说,意识必不可少,它对人的行为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相比之下,令精神科医生费心的孩子、儿童防御机制都是小事一桩。

拥有头脑和自我意志的单一实体也不属于潜意识的范畴。当然,人类大脑中有一组模块,会随着时间而不断进化,并在意识之外运行。虽然我经常把这种适应性潜意识意指为一种实用速记,但我并不想将其定义为单一实体,就像弗洛伊德式潜意识所特指的那样。举个例子,我们都有一个非意识的语言信息处理器,使我们能够很熟练地学习和运用语言,但是,这种心理模块是相对独立于我们能力的,包括能够迅速而有效地识别人脸的能力,能够很快地评估环境事件好坏的能力。因此,我们最好还是将这种适应性潜意识想成是几个城邦的市民集合体,而不是某个侏儒人,例如动画片《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中的小矮人,在意识知觉的幕后操控一切。6

人为什么会存在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的原始冲动通常不能到达意识层面,因为,总体上看来,对于更加理性、更有意识的自我来说,乃至对社会来说,它们都是无法接受的;它们“让我们想起传说中泰坦家族中的某位巨神,从远古时代就被压在几座巨山底下,是胜利的天神将这些巨山投下去压住了这位巨神。”7人们会想出很多防御措施,因为他们并不想知道自己的潜意识动机和感觉是什么,其中有一些(例如,升华作用)比另一些(压抑、反应形成等等)更有益于健康。这种治疗过程包括建立良好的防御机制和规避不良的防御机制,这其实很难做到,因为人们都很积极地将他们的潜意识动机和感觉隐藏了起来。

根据现代的观点,潜意识心理过程之所以存在,原因很简单。人们并不能直接检测出,在他们的头脑中,究竟有多少部分在发挥作用,例如,知觉、记忆和语言理解的基本过程,不是因为焦虑诱发人们去这样做,而是因为意识知觉很难探触到人脑中的这些部分。举个例子,如果让人们准确地告诉我们,他们如何通过三维视角去感知世界,或者,当他们正在听一场简单易懂的讲座,而其他人却源源不断地发出噪声时,他们的头脑会如何对这些噪声进行解析,听到这些问题,他们会顿时哑口无言。意识是一个拥有有限容量的系统,为了在世界上生存下去,人们必须能够处理超出意识范围的各类信息。在19世纪20年代,卡尔·荣格(Carl Jung)陈述了他的观点:

当然,潜意识也包括另一方面:在其范围内,不仅包括受到压抑的心理内容,还包括未达意识临界值的心理活动。通过心理的压抑原理,不可能将所有心理活动的亚阀值特征都解释清楚,这跟个人不同,在释放压力的情况下,个人确实能够达到非凡的记忆力,记得所发生过的一切。

毋庸置疑,弗洛伊德会认可上述观点,他会这样说,“是的,是的,但这种潜意识思维只是小事;跟人内心和头脑中的事物相比,人的基本想法,浅层次想法是更无趣的,例如,爱,工作,玩耍。当然,我们无意识去接触此类问题,例如,我们如何感知深度,就好像我们无意识去接触‘我们的消化系统如何运作’的问题一样。事实依然是,只有用本能压抑可以解释,为什么较重要的、较高层次的心理加工是发生在潜意识中的。如果避开本能的压抑和抗拒,人们可以直接感知到自己的原始冲动和欲望,但通常我们可以尽最大能力将这类想法和感觉排除意识之外。”

相反,关于适应性潜意识的现代观点是,与人脑有关的很多趣事——判断、感觉、动机——都发生在意识之外,这是出于效率的考虑,并不是因为本能压抑。就好比大脑结构阻止低层次的心理加工(例如,知觉过程)到达意识层面,很多高层次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同样很难达到。人脑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系统,通过一边分析和思考意识之外的世界,一边在意识内思考其他事物,大脑能够同时发挥多种作用。这并不否认有些想法是相当可怕的,人们有时候也会想尽办法避免听到这些想法。然而,人们为何不能在意识内探触到自己的想法、感受或动机,压抑或许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如何进入潜意识,这个事实的暗含之意不能被低估,它是贯穿本书的一条主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