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的排名 无形的压力
(2013-12-16 08:24:33)
标签:
教育 |
分类: 压力应对 |
书读得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伏尔泰】
段老师:
您好!
大学是半个社会。是社会就必然有利益,有了利益就要有竞争,于是压力就自然而然地有了。
对于学习成绩,我一向是不大在意的。我不想拿奖学金,只要不挂科,然后在大学能够锻炼出一个强健的体魄,培养健全的人格,学好专业知识,以后能够靠一己之力立足社会就可以了。可是,我不在意,有人会在意。家长、辅导员、同学却在意。家长自然会希望你成绩好,辅导员担心你会拖学院成绩的后腿,同学却更多地害怕你成绩比他们好。我的父母还是比较开明的,不会在意我是否会拿到奖学金。更多的压力来自同学。排名次是我最深恶痛绝的,虽然我高中时候成绩很好,名次也很好,但我还是讨厌它。而来到大学后,我惊讶地发现这个东西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是不可缺少的。于是,我亲眼见证了多少人为了奖学金,不肯帮助别人。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觉得陷入孤立,才会感觉到压力。
于是,也不得不每天往返于自习室和宿舍之间,拖着疲惫的身体挑灯夜战。感觉比高三的时候还要累。在自习室里。有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睡着了,每次睡着的时候,觉得好愧疚,可是又困的不行。不在自习室中学习,在其他地方还学不下去。关键的问题还在于,现在的自习教室成为有些人约会的地方,成为大家聊天的地方,很多时候我经常要受到他们的影响。越是受到影响就越是急,越是急就越没有效果,使我有时候很紧张,处于压力之中。
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请段老师帮助。
小夏
2003.11.5
小夏:
你好。我很欣赏你对待成绩和生活的态度,老师为你这个健康的阳光的心态而高兴。
在大学里,奖学金成为学生竞争的利益指向,这背后盛载着太多的价值指向既有父母的期待、同学的竞争还自我评价,你谈道自己并不在意奖学金更痛恨大学里的排名,只希望开心做好自己,但来自同学的压力使你也必须赶上竞争的步伐。
从你看似轻松的心中我能够隐约感受到那份内在的学习压力:为了学习,你要求自己上自习,并且“感觉很累”,这份累来自你的内心,因为你其实也同样在意成绩,而且还为了成绩要“挑灯夜战”,事实上没有多少学生不在意成绩,因为成绩往往是学生入党、求职、奖学金的通行证,而且成绩也是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
当学习成为一种压力而没有转变为一种内在动机时,就会表现出“不得不往返于教室和宿舍之间”,几个信号告诉我你处于压力中:一是你在学习中表现为看着就睡着了,压力下身体在放松状态下很容易进入睡眠中,二是在心理上表现为“感觉很累”,三是把学习效果归因为教室有人谈恋爱等外界因素,也是压力情境中非理性认知的一种,认为他人是造成压力的原因。正因为你把学习作为一种压力事件,在学习上表现出来就会是上面的一些特征。请你进行一个简单的压力测试,关注自己的压力水平。
大学生的学习从表面上看是成绩的排名,实际是一种内源性学习压力的体现,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的感受着这种压力,不管你是否愿意。而且学习压力会伴着学习生涯的始终,因此正确认识压力,了解压力,知道你压力的来源,对于你过好大学生活非常有价值。
当你真正了解自己压力的来源时,你内心那个真实的自我告诉你:我真的期待自己能有个好成绩,要去积极面对你的压力,当你真的了解到自己内心的真实和需要时,你就会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当自己静下来的时候,别人就很难再干扰你。我们说“心远地自偏”,同时又说“心静自然凉”,意思就是要在思维中靠自身的意志力遏制杂念,摒弃外界干扰而独立思考一件事情,进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果真如此,则身处闹市而不闹,愁肠百转不觉烦,才能更好地尽心思考问题、谋求解决之法。那么,在大学这样的环境中,你就能应对自如了。
顺应环境并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如调整你的目标,找出你的压力源,面对重新洗牌后的大学排名,为自己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并能够坚持走下去,相信当你在未来的学习中有一个不同的结果。
段老师
【温馨小贴士】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
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两个人交谈,一个人可以洗耳恭听。但是,三个人则无法互谈这人世最严肃而应深究的事。
【心灵咖啡屋】
三个旅行者
三个旅行者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前面的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会没有事呢?”
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而是问拿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摔伤呢?”
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稳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摔伤。”
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淋湿而摔伤了呢?”
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跌跤。”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