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北京读研梦
(2013-10-24 08:34:13)
标签: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分类: 大学生 |
让我们首先遵循理智吧,它是可靠的向导。
——【法朗士】
段老师:
您好!
开学我就大四了,回首三年的大学生活,我看到了忙碌,有时忙碌会使我很累,很辛苦,但看到生活就此变得丰富和充实,心里无比的欣慰。说实话,高考时,我一直认为会考到北京的名牌大学,所以刚来学校时很失落,有点自怨自艾,成绩也不好。当时我给您写了信,您在回信中说到:“如果你认为是一不小心跌入现在的学校,那么现在学校的领奖台你又上过几次呢?”您的那句话触动了我。是啊,在一个自认为无法施展才华的舞台上都做不好,更大的舞台又有什么用呢?从那以后我就清醒地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仔细规划了学习时间,让学习更有效率。除此之外,还积极地参加各项活动,担任了一些社会职务,每项工作都积极、努力、认真地完成。付出总有回报,现在我学习成绩不错,各方面的工作能力也都有所提高,我更有自信了,相信未来的我也能从容地在社会中开辟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
面对大四,我开始考虑未来的方向,打算考研,想利用硕士期间再多学点知识。我很想考到北京去,原因有三个:一是一直很喜欢北京;二是北京离我家很近,可以经常回家看望父母;三是男朋友在那里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原来我准备考法律硕士,暑假去北京上了法律硕士辅导班,通过辅导班的学习,我觉得报这个专业有些盲目,几年后它的就业形势也不一定很好,而且一直学理科的我不是很适合学习法律,始终转变不了理科的思维方式,学习法律很困难。经过这段时间的考虑,我决定报考本专业,从现在准备还来得及。段老师,您觉得我这样的安排是否妥当呢?请您给我些建议吧,期盼您的来信。
潇潇
2007年8月24日
潇潇:
你好!
你是个聪明、有悟性的女孩,初入大学,发现现实与理想相差甚远,失落的同时,迅速调整心态,重新自我定位,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看到你的进步,老师由衷地感到高兴。
你在来信中谈到本来打算报考法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发现法硕并不适合自己,想报本专业,你是比较理性的。自从中央明确提出建立法治国家后,高层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需求大增,法硕报考人数也增长迅猛。在争先恐后报考法硕的背后,很多同学看到的是法硕较好的就业前景及丰厚的收入,而忽视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能力等实际情况。在“法硕热”的浪潮下,你仍然能够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是非常不容易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报考专业感兴趣,才会在准备的过程中投入满腔的热情和无怨无悔的努力,也正因为是兴趣所在,才会把考研当成一种乐趣,才会轻松地备战。所以,考研要根据兴趣,有的放矢地选择学校、专业,不能盲目跟风。古希腊有这样一个寓言:驴听说蟑唱歌好听,便头脑发热,要向蟑学习唱歌。于是蟑就对驴说:“学唱歌可以,但你必须每天像我一样以露水充饥。”于是,驴听了蟑的话,每天以露水充饥,结果没几天就饿死了。这个故事讲起来有点残忍,可现实生活中像驴这样的人还很多。如果凭着一时兴趣、一时冲动去干事,试想结果会比驴好到哪里去呢?
你在来信中谈到,自己一直学习理科,转变不了以前的思维方式,学习法律很困难。你的强项是理科,文科并不擅长,这样如果从自己并不擅长的做起就会走更长的路。
潇潇,你是个对未来规划非常清晰和明确的人,相信如此聪明的你在生活中也同样会活得精彩!
段老师
2007年8月25日
【温馨小贴士】
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
学问必须合乎兴趣,方可得益。
没有理智的支配,任何事物都不会持久。